近年來,懷來縣對標全國最優水平,持續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堅持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闖出新路,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主動對接京津、融入京津、借勢京津,以科技創新驅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2023年全省科技創新能力監測評價中成功由B類躍升為A類,科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科技要素環境大幅提升。
深化“謀篇布局”,數字經濟持續壯大。懷來縣聚焦數字中國建設,積極對接部委,將懷來納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全國八大樞紐節點和十大數據中心集群,截至目前,全縣簽約落地“數據+軟件”企業30家,簽約總額超過1600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0億元。15個數據中心92萬臺服務器21萬標準機架投入運營,全縣運營服務器基數、增長率、算力指數均列全省第一。圍繞算力存儲、數據傳輸、算力調度、算網服務、低碳冷卻等技術,自有專利已達到300余項,懷來已成為大數據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試驗場、展示地和競技場。
圍繞“項目提速”,空天信息布局落地。懷來縣搶抓國家衛星互聯網新基建布局重大機遇期,搶抓衛星制造、地面設備制造等相關分板塊產業落地機遇期,搶抓衛星互聯網商用進程推進關鍵機遇期,加強專班協調,細化工作職責,確定主攻方向,針對企業訴求及時交辦、及時辦結、及時反饋。作為全省空天信息產業“1+4”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懷來縣積極承擔遙感通信、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攻關,先后落地火星著陸綜合試驗場等40個重點項目。
加快“對接北京”,資源外溢取得成效。懷來縣先后簽約世紀互聯、軟通動力等京津產業合作項目50余項,總投資超千億元。航天五院軍民融合產業園、北理工懷來科研試驗基地等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落地,火星探測、空間飛行等數十項關鍵技術和產品成果在懷來實施。成功引進北大人民醫院懷來院區,開創了北京三甲醫院與縣級醫院合作先河,同時,引進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京北校區,為創新人才和高新技術企業的落地提供對標北京的優質服務。全縣專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術企業等總數達509家,位居全市第一。(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高成 楊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