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煥發出農業產業發展的勃勃生機:成片的稻田碧綠如茵,每日上市的無公害蔬菜新鮮嬌嫩,養殖場里的生態雞、生態豬供不應求,集觀光、農事體驗、娛樂、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閑農業產業園內游人如織。
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描繪著現代宜居新農村的畫卷:遠處,青山描眉黛,近處,綠水繞人家。房前屋后,綠樹成蔭,干凈整潔,和諧地融入自然,河道里,水質清澈,魚蝦細石盡收眼底。
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上,書寫著農民未來美好生活的篇章:嶄新的果蔬大棚里孕育著希望,荒地上建起的休閑公園里人聲鼎沸,農家小院里歡聲笑語。
今年以來,張家口懷安縣在“學總書記講話、謀張家口發展”活動暨“解放思想、真抓實干,交好本地發展優異答卷”大討論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念農經,興農事,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農業產業化發展、鄉村治理為工作主抓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通過“四輪驅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發展新征程,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一個個“龍”頭高高昂起,舞得懷安農業產業化風生水起……
環境整治見成效 鋪就鄉村新底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懷安縣聚焦農村垃圾污水整治、農村廁所革命,安排部署了“環境整治年”行動,到目前農村垃圾污水整治投入資金430萬元,出動車輛300多車次,確保農村垃圾污水即清、即運、即處置。
懷安縣深入開展農村垃圾污水和黑臭水體大清理大整治集中攻堅行動,集中開展以“清垃圾、清雜物、清庭院、清畜禽糞污、清溝塘”為重點的村莊清理整治,對村莊內部和周邊干道、背街小巷、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的垃圾糞堆以及柴草堆雜物堆進行攻堅清理。攻堅行動以來,全縣清理生活垃圾3.9萬方,清理溝渠86處,拆除殘垣斷壁917延米,初步達到了村莊整體面貌干凈整潔有序,構建“共建、共管、共享”新機制,有效鞏固整治成效。
同時,該縣嚴格落實省市關于扎實推進問題廁所摸排整改工作部署,高質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截至目前,公廁排查整改已全部完成,戶廁摸排已完成。今年全縣確定農村戶廁4047座,農村衛生公廁40座,通過廣泛征求意見,分類制訂詳細改造方案,實行農村廁所改造第三方管護服務,建立覆蓋全縣的維修服務網絡,健全了“三個機制,三支隊伍,三個電話(清掏維修和監督投訴)”的服務管理體系,進一步強化了服務能力,做到建一座,成一座,用一座。
農旅項目強引擎 注入振興新活力
懷安縣立足區位、交通、生態、文化等優勢,深入推進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在體育牽引、文化賦能、旅游帶動下,以總投資10億元的陸??諊H體育文旅綜合體項目為代表的31個農旅、文旅項目進入市縣項目“盤子”,“農旅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依托資源稟賦,注重發掘縣域特色,積極謀劃“農旅融合”的項目建設,懷安縣儲備了邊塞古堡文化旅游區、中國圍棋文化傳承基地、國際生土建筑產學研基地等31個要素齊全、建設條件成熟、帶動性強的項目。依托縣域自然環境、文化底蘊,以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為支撐,打造光伏小鎮、自駕游觀光風景大道等風光電體育休閑產業基地項目,推進萌兔部落主題樂園、北莊堡共享康養部落、稻香田園農莊、奧日碹窯藝術小鎮等項目,以項目的大建設推動產業的大發展。
懷安縣加大招商引資,“筑巢引鳳”“借雞下蛋”吸引投資,謀劃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項目共7個,總投資28.2億元。目前,總投資10億元的陸海空國際體育文旅綜合體項目有序推進,項目融合了航空飛行及戶外運動、陸地運動、水上運動為一體,建設空園、陸園、海園三大園區。依托縣域自然環境、文化底蘊,以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為支撐,打造風光電體育休閑產業基地項目,涉及光伏小鎮、自駕游觀光風景大道等業態,目前正在規劃設計階段。培育萬里茶路名馬匯(陸園),天鵝湖國際旅游度假區(海園)項目,引入新業態、盤活舊項目,實現雙翼發展新動能;將天地梁汽車探險谷項目逐步打造成為中國北方汽車戶外休閑大本營;依托應急產業、圍棋、碹窯等資源優勢,加大懷安國家應急安全研學基地、中國圍棋文化傳承基地、國際生土建筑產學研基地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培育三大基地建設。
培育田懷線———陰山天路“邊塞風云路”交旅融合項目。對田懷線道路改造提升,借助國儲林項目,實現道路兩旁景觀化、公園化,構造旅游風景廊道,著力培育“1+4+3”項目建設(1條農業產業帶:中藥材種植產業觀光帶;4個主題驛站:世恩文化驛站、田懷印象驛站、田園風情驛站、尋味原鄉驛站;3大主題片區:壯美梯田主題片區、雄姿溝壑主題片區、淳樸田園主題片區),深入挖掘田懷線沿線獨特人文、景觀、鄉村、美食等魅力,通過“擴空間、聯動發展,明主題、突出特色,做節慶、引爆品牌”模式,逐步打造成為張家口自駕綠道示范標桿。培育柴左線———候鳥灣“洋河生態休閑走廊”交旅融合項目。以洋河沿線濕地生態為基底,依托綜合治理項目,立足“首都兩區”的生態高度,通過推進濕地生態修復工程、豐富濕地研學業態、構建洋河綠道體系等方式,重點推進張家口市洋河綜合整治工程,進一步提高洋河濕地整體水平,把該走廊打造成為“首都兩區”建設亮點工程。
特色農牧集群化 走活發展一盤棋
懷安縣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積極探索“種養循環、產村相融”的集群化發展模式,走活農牧產業發展“一盤棋”。今年,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45萬畝,其中設施蔬菜面積1.5萬畝,預計奶牛存欄0.85萬頭,年產鮮奶3萬多噸。
懷安縣大力發展特色農牧產業,采取“頭部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重點支持特色種養業示范園區建設,去年以來創建種植示范園47個、養殖示范園8個,發展馬鈴薯、向日葵、中藥材等特色農作物5.2萬畝。積極開展“兩品一標”創建工作,打造綠色農業、品牌農業,改造東沙洼村、西沙洼村土地2900畝,加強與北京企業合作,推進大型玉米高科技深加工項目,推動農業產業化、科技化發展。大力推動母肉牛、母肉驢養殖,引進和改良乳肉兼用的奶牛品種,推廣全日糧TMR飼喂技術,2022年預計奶牛存欄為0.85萬頭,日產鮮奶83噸,全年產量3萬多噸。
積極推進農業產業項目建設,放大項目引領作用,積極對接省農科院,成功引進了中藥材(酸棗)種植項目,利用退耕還林地,計劃改造升級高品質酸棗5萬畝,酸棗仁產量預計達到1000噸。積極對接外省農業科技公司,謀劃了400萬噸玉米精深加工項目,項目總投資26.36億元。今年,懷安縣還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計劃投資3000萬元,建設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建設2萬畝,進一步夯實了農業產業基礎。
農業產業春潮涌 興了企業富農家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鄉村振興,農民增收是關鍵。
懷安縣現有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懷安宏都食品有限公司是集種植、養殖、屠宰、熟食加工、冷鏈物流、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與懷安城鎮10個村及柴溝堡鎮9個村資產收益項目發放收益資金700余萬元,受益群眾1379戶3804人。
懷安縣通過合作社架起了與農民致富的橋梁,帶領農民創市場,實現農產品銷售與供應的對接,使全縣蔬菜產業、畜牧產業、林果產業、中藥材產品及特色養殖產業有了一個迅速發展的勢頭。擁有國家級示范社2家,省級示范社4家,市級示范社24家,截至目前,全縣注冊合作社數量達到526家。懷安縣三農專業合作社大力開展農資服務,重點供應成員及周邊村農民的優質化肥、地膜、籽種及其它農用生產工具及優質各種服務。近年來,產業發展不斷壯大,促進周邊村的張家屯、紅溝、馬家房等村種植戶農民增收,并通過技術服務培訓、供應優質農資服務,對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懷安縣農香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一直以來采用“合作社+村委會+建檔立卡貧困戶”模式,通過租金、薪金、紅金為經營管理,統一引進種植品牌,統一技術管理,大力發展觀光采摘農業,輻射帶動周邊產業的發展。2022年通過832平臺上架產品有金絲皇菊、玫瑰、雞蛋。
全縣現有注冊家庭農場110家,省級家庭農場1家,市級家庭農場16家。省級示范農場———懷安縣炎東種植家庭農場有限公司是種植、養殖相結合的大型家庭農場,自成立以來,加強農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入10余萬元,對農場內的溝、渠、路進行配套升級。在耕地平整、種植和收割上,全部采取機械化作業進行規?;a;采用循環農業生產模式,特別是大棚膜下滴灌技術的應用,是生產在高產基礎上節工省本的具體體現。該家庭農場通過實行標準化生產、專業化運營等安全生產方式的運行,使當地農民看到了發展現代農牧業的廣闊前景,帶動周邊農民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農民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經濟效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全域構建 全景刻繪
懷安縣奮力打造文旅產業融合體系
懷安縣深入推進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高質量發展,以“一村一品”為原則,整合中國傳統村落、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空心村等,結合鄉村旅游建設重點,建設精品特色村,推動鄉村旅游全覆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助力鄉村振興。
深入推進“+旅游”戰略 創新升級產品業態
著力推進“特色農牧業+旅游、綠色工業+旅游、文化產業+旅游、康養產業+旅游”四大產業融合。推出“洋河農作”土特旅游產品品牌,推進“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應急產業園爭創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持續推進藝術振興鄉村百村計劃,形成一批高水準文化藝術旅游創業就業鄉村,加強軟秧歌、九曲黃河燈、蹦鼓子、柴溝堡熏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利用,開展“非遺進社區”活動;引入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提升1個大品牌健康養生養老項目———澤垣生態頤養苑。
提升四大產業要素 創新培育消費業態
創新培育“特色餐飲、精品住宿、旅游購物、文化娛樂”四大業態提升。申報一批國家農產品綠色產品,打造“懷安味道”品牌;打造碹窯精品民宿、特色休閑農莊、房車露營基地、野奢度假酒店;培育“古堡風云、碹窯印象、懷安味道、洋河農創”等旅游商品品牌;策劃圍棋文化藝術節、洋河露營音樂節、北方越野汽車公開賽、稻田夜間故事會等品牌活動。
構建全域全景“快旅慢游”交通體系
以旅游綠道建設為支撐,串珠成鏈,打造“快旅慢游”綠道體系。優化旅游交通,推進懷安縣綜合客運樞紐站項目建設;優化旅游交通引導標識,設置全域全景廣告宣傳牌;逐步推進旅游休閑驛站、特色休閑旅游廊道建設。
構建全域全景公共服務體系
以全國旅游公共服務規劃為標準,構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特色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優化交通便捷服務、提升公共信息服務、大力推進廁所革命、構建國民旅游休閑網絡、加強惠民便民服務、構筑安全保障網、優化公共行政服務等八大專項體系建設,推進旅游廁所、智慧旅游、旅游標識、旅游安全、旅游便民等五大公共服務重點工程。
記者 宋維根 通訊員 高景山 劉蕓含 梁建波 王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