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親清政商關系更加完善,市場主體活躍度和發展質量顯著提高,張家口經開區財政、稅務等多部門紛紛行動,通過走訪調研、組織培訓、廣泛宣傳等方式,及時了解并回應了企業關切,將好政策、新政策送到了企業心坎兒上。
深入走訪解難題
“這樣的走訪實在,不僅講政策、聽訴求,而且還現場辦公,實打實地解決問題。”青巖公司負責人所說的“走訪”,指的是4月份經開區財政局深入張家口青巖公司全面了解企業訴求,并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的那次實地調研。
青巖公司近期準備投資一個醫療消毒項目,但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地方選址建廠。經開區財政局主要負責人在走訪中獲知企業的困惑之后,當即主持現場辦公,協調產業園區與企業進行了對接。
當前,職能部門進企業了解訴求、解決問題在經開區已蔚然成風。該區多個部門經常走進包聯企業,既宣傳政策,也出謀劃策,還現場協調其他單位共同幫助企業“會診把脈”“開方施治”,及時解決了企業面臨的現實困難。通過這樣的走訪,轄區內的企業家切實感受到了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與想營商之所想、急營商之所需、思營商之所惑的誠意,進一步提振了轄區企業增資擴產的信心。
深度培訓優服務
近期,經開區多個職能部門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開展了系列培訓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科技型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科技惠企政策末端落實,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4月23日上午,經開區財政、稅務、發改部門聯合舉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培訓會。考慮到培訓對象選擇的精準性,經開區相關部門在組織培訓前曾對轄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及其他有意向享受研發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企業進行全面摸底。培訓期間,主講老師通過詳實的案例、圖文并茂的課件,圍繞強化研發加計扣除基本政策進行了系統講解,讓授課內容更加通俗易懂。
為順利完成2022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工作,滿足企業財務人員對匯算清繳業務知識的需求,經開區相關部門組織了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業務培訓,1500余人參加培訓。培訓會上,授課老師針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問題須知、優惠政策梳理、申報表填寫、重點問題等進行詳細解讀,特別是對年度納稅申報表做出的相應調整、填報的注意事項和填報要求逐一進行說明。培訓會還專門設置現場答疑環節,授課老師對部分企業財務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一對一解答。通過此次培訓使企業人員更好地掌握了申報方法,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匯算清繳申報表數據的正確率和總體申報質量,同時加強了稅務人員的管理服務水平以及企業所得稅事后管理能力。此外,以政策培訓為契機,經開區稅務局還就納稅人關心的優化辦稅流程、“非接觸辦稅”途徑、幫辦中心功能和提升納稅人滿意度服務舉措等關系納稅人切身利益的業務問題進行了介紹和提醒。同時,現場發放營商環境調查表800余份。會后,經開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將調查表整理分類,按職責將相關調查表報送到各部門,協調各部門積極承接解決。
通過系列培訓活動,經開區助推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進一步提高了轄區納稅人的滿意度。
銀企對接促發展
產融合作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體現。
日前,經開區國資金融局組織召開銀企對接會,積極為區內規上企業和金融機構搭建了信息溝通紐帶、融通發展橋梁。會上,張家口農商銀行介紹了項目貸、流水貸、信用貸等特色產品,并與機械制造、汽車銷售、熱電等各領域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經開區國資金融局表示,將一如既往按照中央、省、市及區黨工委決策部署,以此次政銀企對接會為契機,積極牽線搭橋,進一步促進金融機構、企業的溝通和聯系,聚焦企業主導產業、縣域特色產業等重點產業,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向實體經濟。
經開區相關領導表示,今后將進一步發揮銀企對接的橋梁、紐帶作用,著力打造現代產業高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打造金融發展高地,實施金融賦能“組合拳”,持續提升服務能力;著力打造營商環境高地,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精神,真正在實體經濟與金融資本、廣大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構建現代金融與實體經濟共融共生、共同發展的雙贏格局。
廣泛宣傳氛圍濃
為進一步提升全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水平,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的賦能作用,經開區市場監管局和區檢察院、區國資金融局、區知識產權幫辦中心聯合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宣傳推廣活動。
四部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與企業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企業經營狀況、融資需求及知識產權情況,結合實際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指導,并就品牌建設、知識產權維權等問題進行了現場答疑解惑。在此基礎上,工作人員還來到廣場,通過發放政策明白紙、面對面宣傳等方式,普及知識產權知識,引導公眾合理使用知識產權制度,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知識產權文化良好氛圍。
經開區相關部門表示,今后將立足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持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落地,幫助轄區中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題,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助推區內企業高質量發展。(河山新聞記者 王萬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