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當和煦的陽光灑向張家口經開區姚家房鎮雒家房村櫻桃大棚時,一顆顆嬌艷欲滴的櫻桃仿若鍍了金色的小燈籠。這些“小燈籠”點綴著返璞歸真的田園體驗,也照亮了雒家房鄉村產業升級的路子。
雒家房村地處市區近郊,村民長期以種植玉米為主。為升級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姚家房鎮干部和雒家房村駐村工作隊帶隊趕赴市內外多個縣區考察調研,尋找產業振興“良方”。
“做鄉村產業,不能憑空想象,更不能好高騖遠,從項目選擇,到政策保障、企業引進,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得考慮周到?!宾眉曳看妩h支部書記馬利新說,經過多方調研,充分聽取業內專家意見,村里決定利用村集體一般農田發展櫻桃項目。為幫助村里發展產業,姚家房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多次組織召開村企座談會,為村企攜手發展搭建了“連心橋”,推動乾達農業開發公司與雒家房村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發展櫻桃產業。
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近年來,張家口市沽源等地的櫻桃產業日漸興起,這為我市多地種櫻桃增強了信心。但是,櫻桃對土壤、水分、溫度等特別挑剔,因此要在雒家房種櫻桃決不是對周邊地區品種、技術的機械復制,而需要一切重新摸索。
為解決技術難題,雒家房村與張家口農投京北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技術合作,由公司規劃設計建設大棚、提供技術培訓指導和苗木培育。同時,乾達農業開發公司還邀請從山東聊城國家園藝場退休的老專家定期來張指導,因地制宜對疏花疏果、溫度控制、水肥使用、病蟲害防治等技術進行了系列優化。長期從事櫻桃田間管理研究、年過七旬的高級農藝師張樂科說:“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個棚的櫻桃算是種得非常成功的,糖分能達到18%—24%,盛果期每畝產量能達到3000斤。”
“銀企對接可算幫了大忙了,真是多虧了鎮里和駐村工作隊幫忙協調?!瘪R利新說,為緩解資金困難,姚家房鎮和雒家房村駐村工作隊多方發力,積極推進銀企對接,幫助乾達農業成功申請100萬元貸款,助力公司繼續在技術方面精益求精,爭取讓有限的土地產生更大效益,除保證村集體5萬元/年的固定收益之外,力爭讓村里獲得更多的利潤分成。
“這只是一個試點。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總結雒家房村發展櫻桃產業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復制推廣雒家房模式,盡快推進鄉村產業升級,爭取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走在前、做表率?!币曳挎傁嚓P干部告訴記者。(河山新聞記者 王萬亮 通訊員 何欣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