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清晨,赤城縣龍關鎮椴木溝村“山南籬下”民宿正式營業了。
一大早,別致的民宿小院里擠滿了前來慶賀的人,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的學生們為民宿開業帶去了精彩演出。
得益于河北大學駐村工作隊的接力接續幫扶,椴木溝村將之前的閑置房屋充分利用起來,經過精心設計美化,成為了集接待、住宿、旅游、餐飲為一體的特色民宿,可休閑、可賞景、也可體驗農家采摘的樂趣,試營業期間就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打卡入駐。
游客李女士說:“在抖音上看到這里的民宿試營業的推廣后,我們想著過來先‘探店’,沒想到正好碰上了這里正式營業。這里緊鄰高速,交通比較方便,空氣特別清新,民風比較淳樸,菜的味道也特別好,是不一樣的田園生活。”
“山南籬下”民宿是駐村工作隊依托椴木溝村優質自然資源,和緊鄰高速口的區位交通優勢確定的重要發展方向。項目實施過程中,工作隊主動對接社會資源,鼓勵村民積極參與,多方協調促成企業與村民合作,進一步拓展了鄉村產業。民宿負責人薛振輝是從天津過來的,他以此為點,勾勒了椴木溝村半個小時的旅游圈,其中包括赤城溫泉、海坨山谷等有地方特色的景點。從閑置房屋到特色民宿的轉變,不僅盤活了鄉村閑置資源,也讓椴木溝村的民宿旅游產業平穩起步,讓村民對發展充滿信心。
與此同時,椴木溝村集體產業也沒有落下前進的步伐。前幾輪工作隊幫建的紅谷子加工廠、光伏電站持續增收。2022年,工作隊因地制宜,利用幫扶資金幫村里建起了70畝的春秋蔬菜大棚,并促成了山東壽光的農民技術員李可亮來赤與村民合作經營。目前,基地面向的主要是部分高端定制群體,通過壽光物流集散地統一銷售。“發展設施蔬菜種植產業,促進了椴木溝村村集體經濟增收,也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就近務工。”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龐玉軍介紹,自從蔬菜大棚正式運營以來,當地近20名村民進入大棚務工,最多時可達到40余人,每年能給村民帶來20萬左右的務工收益。
如今的椴木溝村,產業多元發展,群眾增收方式更多、道路更廣,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椴木溝村在通往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也越走越寬廣,一幅農業高質高效、產業多元發展、村莊宜居宜業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在徐徐鋪開。(河山新聞記者左文婷 通訊員 張鑫巍 白潔)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