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河邊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是休閑玩樂的好去處。”五月的赤城,草長鶯飛,綠意盎然,美不勝收,青山碧水引無數人走出家門踏青,家住張家口赤城縣城溫馨家園小區的程女士每逢閑暇時間都會帶著孩子在河邊逛一逛,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
如今的赤城,抬頭見綠、低頭望水已是尋常事。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色背后凝聚著該縣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和干勁。近年來,赤城縣立足“首都兩區”建設,不斷創新河湖長制工作機制,完善制度保障,夯實工作基礎,2022年實現入京水量、水質雙提升。
“軟件+硬核”雙管齊下。縣級總河湖長召開常委會、常務會、調度會、推進會重點研究、專題部署河長制工作,親自批辦督辦、調度水質提升保障工作,多次到涉水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深入調研,深入一線解決問題。印發《赤城縣鄉村兩級河長巡河履職管理制度》,對第一季度巡河率不達標的河湖長進行集中約談,進一步壓實基層河長責任,確保各級河長真巡河,巡真河。
“河長+檢察長”相得益彰深化落實。“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筑牢行政與司法的有效銜接,建立起線索移送、調查取證、聯合督導、重點督辦和專項整治、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縣河長辦會同縣檢察院持續開展聯合督導行動,依托12309檢察熱線、明察暗訪,累計發現問題9條,聯合巡查發現問題線索34條, 涉水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1件,通過司法介入、下發檢察建議書、發起公益訴訟等多種手段,進一步提升河湖管護法制化水平,為依法治水、管水營造良好環境。
“建設+管理”同頻共振。積極推進密云水庫上游生態治理工程,加大投資力度,開展對白河沿線村莊生活垃圾處理、廁所改造提升、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治理工程,全方位筑牢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實現“清水下山、凈水入京”的目標;從源頭抓起,對重點河段實行24小時監控,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并對涉河項目嚴格把好審批關,積極做好全程監督管理;通過選聘“民間河長”“企業河長”和“百姓河長”等多種形式,營造全社會“關愛河湖、珍惜河湖、保護河湖”的濃厚氛圍。
“岸內+岸外”并步齊驅。“岸內”持續推進礙洪排查整治活動,及時啟動“安瀾-2022”專項行動,將涉及全縣的11類問題,逐一分送各級河湖長,作為河湖長巡河的側重點,有效推動問題整改。目前共計發現并整改問題201個,清理河道內垃圾3733立方米,拆除河道周邊違建1928平方米,河湖面貌明顯改善。“岸外”切實強化源頭管控,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健全垃圾回收運轉機制、礦山治理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面源污染等專項整治,確保環境清潔、生態良好。(記者 郝大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