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記者走進張家口市赤城縣雕鶚鎮雕鶚村,街道兩旁干凈整潔,村莊內外、公路兩側、居民房前屋后樹枝雜草垃圾被全面清理。村口原本的垃圾堆、 “小片地”也清理得干凈平整,一棵棵楊樹的點綴為土地增添了生機。
今年以來, 赤城縣圍繞 “五清三建一改” 行動, 堅持 “示范村引領, 全縣域覆蓋” 的工作思路, 逐村定策、 久久為功, 實現生態優化拉動鄉村產業, 人居改善提振農民精神。 連日來, 該縣各鄉鎮緊緊圍繞村內、 院內、 戶內強勁推進 “十清工程”, 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已經全面鋪開, 為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擦亮鄉村振興美麗底色積蓄動能。
“自清理行動開始后, 雕鶚鎮就集中對村頭地邊的被村民占用的村集體用地進行集中整治回收,總計收回土地105畝。” 雕鶚鎮鎮長申小康介紹, 該鎮堅持 “點上示范、 線上出彩、面上整潔”方針,即集中打造雕鶚村示范點,5村聯合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 重點打造239國道、353省道兩側村莊。目前,已經清除了垃圾柴草,回填平整土地,準備高標準實施環境美化、垃圾污水處理、廚廁改造等人居環境提升工程,秸稈柴草整治也進展明顯, 以1:0.7的比例回收村頭、院內、戶內柴草,由綠扶公司現場稱重、現場置換,現已完成秸稈壓塊7000余噸,柴草置換300余噸。
“眼前這塊地以前是垃圾堆, 這次把垃圾都清除鋪平,下一步準備建成小公園和停車場,形成一體化為民服務場所,為公路沿線、村莊邊增加一處景觀, 也為百姓生活提供了便利。” 雕鶚村黨支部書記郭天寶告訴記者。(記者 宋錦豐 通訊員 張麗娟)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