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立足“2+2”支柱性產業基礎,積極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近年來,張家口察北管理區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多年來奠定的產業基礎,形成了綠色薯業、特色乳業、可再生能源、體育文化旅游“2+2”主導產業集群,推動了當地縣域經濟突破發展。
依托特色乳業,實現全鏈條式發展,近年來察北逐步走出一條“品質化種植、科學化養殖、產業化打造、資源化利用、融合化發展”之路。在品質化種植上,建成飼草基地6.5萬畝,并以訂單模式帶動冀、蒙、甘、晉等地區種植飼草20多萬畝。在科學化養殖上,建成萬頭以上牧場2個,奶牛存欄6.3萬頭,年產鮮奶30萬噸,規模養殖率、機械化擠奶率全部實現100%。在產業化打造上,引進旗幟、蒙牛、歐福曼等乳業龍頭企業,全區日加工鮮奶能力2200噸,年生產液態奶能力30萬噸,年生產奶粉能力8萬噸,打造出蒙牛特侖蘇、旗幟等知名品牌。在資源化利用上,探索出糞污廢棄物循環利用模式,實現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在融合化發展上,打造集“種、養、加、旅”為一體發展模式。已成為全省優質奶源基地和張家口市奶業發展核心區。
依托雪川農業集團,察北大力推動一體化“綠色薯業”發展,建成企業馬鈴薯產業技術研究院,建立三級種薯繁育體系,擁培育出“雪育”系列新品種以及品系40多個,年產脫毒種苗5000萬株、微型薯1億粒、繁育各等級脫毒種薯15萬噸。通過全球良好農業操作認證、綠色食品和有機產品等20項認證。在規模生產上,建成產能亞洲領先、自動化程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冷凍薯條加工基地,年加工馬鈴薯原料40萬噸,生產冷凍薯條18萬噸、全粉1萬噸、休閑薯條1萬噸及其他各類花式馬鈴薯食品,馬鈴薯主食產品加工能力和市場占有份額兩項指標全國第一。產品遠銷歐洲、澳洲、亞洲、非洲的13個國家,打破多年來中國冷凍薯條只進口不出口的局面。走出一條馬鈴薯產業“育、繁、推、儲、加、銷”一體化發展之路。
察北充分發展多元化“可再生能源”,先后引進中廣核風電、國泰綠能風電和光伏開發等一批項目,風電和光伏裝機規模達到77萬千瓦。推進國網時代壩上數字能源獨立儲能電站項目、東潤清能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基于多元化應用的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開發示范(儲能)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后光伏裝機規模增加15萬千瓦、氫能年產量200萬立方米、儲能規模實現34.6萬千瓦。實施現代牧業和旗幟乳業養殖場沼氣供能、啟迪能源生物質熱供能、天然氣供能等項目,清潔能源實現多元應用。形成“風、光、氫能、沼氣、生物質、儲能多元化開發運用,互補化推進發展”格局。
同時,規劃了“一帶三區”體育文化旅游發展框架和藍圖,發展差異化“體育文化旅游”。在東部打造國家示范牧場,以旗幟乳業為核心,打造集“種、養、加、旅”為一體的國家示范牧場,旗幟乳品工業旅游園區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21年接待人員達到10萬人。在中部打造林草生態觀光區,桃源山莊景區高標準打造星空別墅、木屋,建成了滑水滑草、騎馬、自行車騎行等一系列觀光娛樂項目,成為網紅打卡地。在西部打造中國馬城,依托保存完整的蘇聯援建“三號軍馬場”資源、悠久的養馬文化和6萬畝林草地、4000畝水面,正在積極跟進白塔湖文化休閑康養小鎮項目,打造育馬、養馬、馬術運動、休閑康養等于一體的中國馬城。(記者 郭霞 通訊員 夏雁玲 劉小軍)
張家口新聞網訊 今年,察北管理區以“解放思想、真抓實干,交好本地發展優異答卷”大討論為契機,精心打造高效的政務環境,營造規范有序的監管環境,創造貼心周到的服務環境,使尊商、親商、護商、重商氛圍明顯改進。
該區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打造高效一流的政務環境。做好鄉鎮審批服務體系建設,賦權下放59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新建8個村級綜合服務站建設,實施村級政務服務事項30項,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優化政務服務流程,編制《行政審批服務指南》,減少材料和環節,審批效率得以提升。持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實行告知承諾13項,優化審批服務45項,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區鄉兩級政務服務大廳“一窗”分類受理率達到60%。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在市民中心建立“工改專區”,實現“一站式集成服務”,實行項目建設審批進度卡、企業需求清單、政府服務清單制度,將社會投資備案類、政府投資類、社會投資核準類項目審批分別時限壓縮至80、90、120個工作日以內,促進項目落地;推行發票“網上申領+智慧郵政+專業配送”,在一類、二類、三類出口企業中擴大無紙化退稅申報的范圍,提高納稅便利度。
提升監管服務意識,營造規范有序的監管環境。利用“互聯網+監管”平臺,匯集和共享監管數據1200余條;推動“雙隨機、一公開”在市場監管領域全覆蓋,推動部門間實現數據匯集和共享,構建簡約、智慧、綜合協同的監管體系;優化招投標監管審批流程,提高招投標投訴響應效率;建立執法檢查跟蹤評價機制,將對企業“過度執法”、“吃拿卡要”等擾企困企行為納入投訴舉報受理范圍。
創造貼心周到的服務環境,高標準建設區市民中心,進駐單位部門13個,建成企業開辦、工改專區等10個功能區,成立區重點項目全程幫辦代辦服務中心,為區重點投資建設項目提供定制化“管家式”服務,全程幫辦代辦。組織開展工業企業視頻在線政策面對面解決活動。為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送去個性化定制服務“政策包”,將國家和省市紓困解難的惠企政策采取“一企一策、一企一包”的方式送到企業手中,企業和群眾充分認可。建立“察北管理區企業服務中心”,對企業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實行精準幫扶。(記者 郭霞 通訊員 趙智 夏雁玲)
黨工委書記薛美華
●8月31日,參加“8·13”市疫情防控工作復盤總結會,并安排組織全區開展應急處置復盤總結暨五個方案推進會議。
●9月1日,赴高速第一入口、隔離賓館、醫院調研督導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并聽取區紀委監委匯報疫情防控監督檢查情況。
●9月2日,安排部署區問題廁所整改推進工作。
●9月3日,調度對標對表鄉村振興考核方案及目標任務推進完成情況,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短板。
●9月4日,與雪川食品河北有限公司就項目建設進行座談;聽取招商辦匯報項目推進情況。
●9月5日,參加市解放思想大討論實事清單調度會,研究調度區實事清單推進情況并安排部署下步重點工作任務。
●9月6日,到區農業農村局對農業畜牧業、鄉村振興、農廁改造、農業產業化創新先行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重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研,并主持召開工作座談會。
管委會主任鄧艷杰
●8月31日,參加“8·13”市疫情防控工作復盤總結會。
●9月1日,參加市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務會。
●9月2日,參加十二屆市委第53次常委會(擴大)會議,召開項目調度會,對重點項目的洽談情況和進展情況進行調度。
●9月3日,聽取未開工項目有關情況匯報,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9月4日,到區農墾集團調研招商引資、企業擴大發展規模等有關情況。
●9月5日,參加市解放思想大討論實事清單調度會,召開全區疫情防控專題調度會。
●9月6日,主持召開管委會常務會議,研究經濟運行、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等,并安排部署我區下一步工作。
張家口新聞網訊 察北管理區強化征管措施,優化納稅服務,嚴格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圓滿完成各項稅收工作。1-7月,全區完成稅收收入22560萬元,同比增收12908萬元,增長133.73%,增速位居全市第1,連續兩年實現大幅增長,年平均增幅101%。與去年全年收入相比,增長6161萬元。
全區持續抓好組織收入工作,加強稅源管理,夯實稅源基數,精確會統核算,加強分析研判,掌握收入工作主動權,做到應收盡收。嚴格落實退稅減稅政策,積極開展政策宣傳輔導,確保納稅人應享盡享,緩解資金周轉壓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牢固樹立全新服務理念,將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擺到突出位置。加強稅收政策、業務操作學習,定期開展走訪調研,做好普惠性、靶向性、精準性政策宣傳輔導,滿足納稅人涉稅政策需求。不斷完善辦稅廳硬件設施,改進服務質量,簡化辦稅流程,精簡辦稅資料,壓縮辦稅時間,提高辦稅繳費效率,提升納稅人滿意度。(記者 郭霞 通訊員 夏雁玲 侯登巖)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