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祭奠逝者需求,積極營造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祭掃環境,近日,河北省民政廳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清明祭掃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
在強化服務意識,提升保障水平方面,通知指出,將加強祭掃服務管理,滿足群眾祭掃需求。各殯葬服務機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等手段創新祭掃模式,為群眾提供線上祭掃服務;持續完善代客祭掃、云祭掃等便民、智能服務,為不能到達現場的群眾提供祭掃服務;開展便民服務,進一步創新和細化便民惠民舉措,清明節集中祭掃期間適當增設服務網點、增加服務窗口、延長服務時間、優化服務流程,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特別是老年人、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實際,設置綠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體祭掃需求。嚴格落實相關服務操作標準,規范殯葬收費行為,加強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及惠民措施公開公示。
為進一步倡導低碳祭掃,推動移風易俗,通知強調,將以清明節為契機,加強移風易俗宣傳,倡樹文明殯葬新風。將推行文明節儉治喪,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村(居)委會、紅白理事會等作用,培育文明環保、簡樸莊重的殯葬禮儀和治喪祭掃方式;引導低碳安全祭掃,大力推廣網絡祭掃、鮮花祭掃、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引導祭掃服務機構積極創建“無煙陵園”,組織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時空信箱”等活動;鼓勵引導群眾選擇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等方式緬懷逝者;倡導節地生態安葬,大力推行海葬、樹葬、花壇葬等,指導各殯葬服務機構特別是省級節地生態安葬試點單位,組織開展集中節地生態安葬活動,推動節地生態安葬日益深入人心。(河北日報記者 趙澤眾)
【專題】網絡中國節·清明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