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張家口市圖書館,與新中國同歲,始建于 1949年。 建立之初,只有200多平方米。 七十余載一路走來,有擴建,有縮減,它的變遷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
圖書館舊館坐落于橋東區五一大街, 據在圖書館工作的老員工回憶,圖書館始建之初, 不過一棟三十年代建造的日式紅磚二層小樓, 面積不足 240平方米。 加上一間最多容納60人的閱覽室,總面積不超過400平方米。 館址狹窄、干部不健全、經費困難, 給當時的圖書館運行帶來了很大阻礙。 盡管當時財政困難, 但政府對于文化堡壘建設始終不曾懈怠,到了 1951 年,政府撥付專款新建書庫一座,之后兩年又擴建閱覽室,到了1959年,圖書館成立十周年,經市政府大力協調,再次擴建, 將原鐵路辦事處的單身宿舍劃撥給圖書館,當成書庫使用,至此,市圖書館總面積達到了1100多平方米。
隨后十年, 圖書館未有太大改變, 直到改革開放后, 圖書館事業迎來了第二次發展。 “那時候,我們的前輩就認識到了讀書要從娃娃抓起, 建設一座專門服務于少年兒童的圖書館, 是當時圖書館所有工作人員的愿望, 他們為此四處奔走。”現任圖書館館長黨寧談及圖書館老人,滿臉敬佩。
經過館里不懈努力,到了1984年,最初的幾間辦公室和小紅樓部分被拆除,800 平方米的兒童閱覽鏤拔地而起。 樓內設有中、小學生兩個閱覽室,一百多個座位, 成為了當時學生閱讀學習的圣地。 館舍落成啟用當天, 所有為此付出過的人們在樓前合影留念。 他們臉上個個洋溢著滿足的微笑。
隨后幾年, 圖書館不斷擴大完善,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 館舍面積達到了5000平方米,工作人員50余人,藏書也達到了50余萬冊。 盡管建筑布局不盡合理, 但已基本具備了中等城市圖書館應有的規模。
進入新世紀, 張家口的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市區內城市建設也發生巨大改變, 圖書館很多臨街建筑被納入拆除范圍, 市圖書館館舍面積不增反降。到了2008年五一大街一帶又被納入重點改造工程, 圖書館的拆遷重建成為不可回避的事實。
舊館拆除,新館建成,張家口圖書館迎來了新的旅程。(記者 崔明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