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王思北)記者14日從國家網信辦獲悉,近年來,利用App進行詐騙已成為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主要犯罪手段之一,約占整體案發量的六成。其中,網絡兼職刷單、快速貸款等詐騙App較多,特別是有一些仿冒各大銀行和金融平臺的App具有較大迷惑性和欺騙性,廣大人民群眾需提高防范意識。
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國家網信辦會同公安部等有關部門深入整治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 建設國家涉詐黑樣本庫,建立互聯網預警勸阻平臺,精準提示潛在受害人,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據了解,今年以來,國家網信辦反詐中心排查打擊涉詐網址87.8萬個、App7.3萬個、 跨境電話7.5萬個,并納入國家涉詐黑樣本庫。 目前,國家涉詐黑樣本庫已涵蓋并處置涉詐網址318.7萬個、App46.9萬個、跨境電話39.7萬個,互聯網預警勸阻平臺預警超6億人次。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各類網站平臺特別是具有社交屬性的相關平臺要嚴格落實企業責任,加強涉詐信息處置,堅決把好第一道關。 手機廠商、安全廠商、瀏覽器廠商等要積極接入互聯網預警勸阻平臺,應接盡接、不留死角,織密預警勸阻網絡,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貢獻力量。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