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崇禮區富龍滑雪場露營區。 河北日報記者 耿 輝攝
北京現代滄州工廠車身車間生產線。 河北日報記者 張 昊攝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基礎條件差別大,因此統籌區域發展可謂“國之大者”。
如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我省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們一致認為,要全面領會報告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持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抓好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著力發展后奧運經濟和文旅產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質量邁進。
■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其中,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這一提法,引起我省代表的關注。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我省緊緊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全面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在交通、生態、產業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累累碩果。
“報告中關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表述,讓我既深受鼓舞,又感到使命在肩。”黨的二十大代表、滄州市委書記康彥民說,“坐擁環京津、環渤海雙重區位優勢,8年多來,滄州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實現了新跨越。”
“截至目前,滄州市共承接京津項目672個,總投資2787億元。”康彥民代表介紹,“其中,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河北引進落地的最高質量、最大體量的產業協同項目,北京現代滄州工廠整車累計產銷量已突破68萬臺,累計產值超546億元。該項目還帶動了滄州的物流、服務貿易、金融等產業日益繁榮。”
康彥民代表表示,下一步,滄州將始終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作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中之重,繼續圍繞“需要什么、突破什么、推動什么”,深化與京津雄產業、交通、科技等領域全方位對接,加快錯位發展、融合發展。
“作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保定牢記黨中央提出的‘推動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任務,努力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上走在前列,交出了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積極承接京津產業疏解、推動構建軌道上的京津冀、京津保人民共享高品質生活‘四張成績單’。”黨的二十大代表、保定市委書記黨曉龍說,未來,保定將繼續唱響“解放思想、奮發進取”主旋律,持續寫好協同發展答卷,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僅“一河之隔”的廊坊北三縣,是廊坊發展的“領頭羊”,也是對接北京的“橋頭堡”。
報告中關于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的表述,讓香河縣委書記梁寶杰十分振奮。他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給香河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
“接下來,香河將緊緊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全力支持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聚焦‘文旅香河’發展定位,對接副中心‘3+1’功能定位,持續深化生態、交通、產業、公服等領域對接合作,加快推進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綠色活力幸福城’,爭當京津冀協同發展排頭兵。”梁寶杰說。
■ 將雄安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從“一張白紙”到“塔吊林立”,從“規劃先行”到“雛形顯現”,5年多來,河北省委、省政府認真履行主體責任,舉全省之力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全面履行直接責任、屬地責任,累計實施重點項目240個,完成投資4700多億元。新區總開發面積超100平方公里,建筑面積達3900多萬平方米,新建道路573公里,新建管廊136公里,城市框架全面拉開,城市雛形正在顯現……
“當前,雄安新區正處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建設同步推進的重要階段。”黨的二十大代表,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田金昌說,“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奮發進取,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努力把雄安新區打造為‘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
未來之城,共建共享。自建設伊始,雄安新區就堅持把共享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建設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體系,打造宜居宜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城。
下一步,雄安新區將持續抓好重點片區、重點項目建設,同步推進數字城市、智慧交通、科技金融、公共服務、改革創新等工作,讓社會各界和新區群眾看到更多新變化。堅持規劃先行,全面對標對表新區規劃綱要、總體規劃、控詳規,精心編制各類專項規劃,搞好單體建筑設計,打造中西合璧、以中為主、古今交融的建筑風貌。
在建設過程中,雄安新區將堅持質量壓倒一切,遵循工程建設規律,努力創造“雄安質量”,將雄安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交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成績單。
田金昌代表表示,他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設立雄安新區,一定要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的指示要求,一如既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讓廣大群眾充分享受新區建設發展成果。
■ 大力發展后奧運經濟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驚艷世界,給河北留下了寶貴的冬奧遺產。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對張家口來說,就是要大力發展后奧運經濟,切實抓好冬奧場館和設施賽后利用,培育壯大賽事經濟和冰雪產業,使之成為我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二十大代表、張家口市委書記趙文鋒說。
冬奧場館設施遺產是張家口發展后奧運經濟的獨特資源、金字招牌。今年入夏以來,2022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全國2022年全民健身日主題示范活動暨河北省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等相繼在崇禮冬奧核心區舉辦,掀起游客“打卡”冬奧場館的新熱潮。崇禮奧林匹克公園自7月16日正式開園以來,一個月內接待各地游客2萬余人次。
崇禮冬奧核心區持續的“旅游熱”,是張家口突出平賽結合,高質量做好冬奧場館賽后綜合利用的一個縮影。
趙文鋒代表介紹,張家口堅持以賽聚商、以商養館、以商帶產,制定場館多元化利用方案,豐富拓展“賽、會、演、典、展、訓、假、健”等新業態,實現冬奧場館平賽結合、四季運營。今年以來,張家口相繼舉辦了27項國家級、省級專業賽事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發展峰會等商務活動,目前正在積極爭取國家滑雪集訓基地建設,申辦U型場地世界杯等38項國際、國內賽事,力求持續保持冬奧城市熱度。
高質量推進冰雪運動發展,必須突出群眾參與。“下一步,我們將廣泛開展冰雪運動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等‘十進’活動,帶動更多群眾走向冰場、走進雪場,推進冰雪運動‘走入尋常百姓家’。”趙文鋒代表說。
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還要突出提質增效,高質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圍繞體育文化旅游、冰雪、大數據、可再生能源、現代制造、綠色農牧六大產業,張家口大力實施項目攻堅,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今年共實施重點項目139個,總投資2142.62億元。
“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關于加快推進后奧運經濟發展的意見》為指導,深入做好冬奧后半篇文章,努力交出本地發展的優異答卷。”趙文鋒代表表示。(河北日報記者 王思達)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