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營村承接的神京屏翰古街區項目表演現場
500多年歷史的清遠樓下,鑼鼓喧天,獅舞龍騰,還有敲鐘祈福、紅紅火火的大秧歌、鏗鏘有力的戲曲等表演項目輪番上陣……正月初六以來,古城宣化的鎮朔樓和清遠樓前每天都精彩不斷,好戲連臺。
打造這一盛大場面的卻是宣化區的小山村——左家營,這是村集體去年剛剛牽頭成立的張家口神京屏翰文化發展旅游有限公司特意為古城新年打造的神京屏翰古街區項目。
“我們今年過年特別忙!家家戶戶都忙著掙錢!越忙俺們越開心!”負責安全工作的左家營村村民翟興東大聲說著。
左家營村曾經是宣化區一個積弊叢生的“困難戶”,村集體欠賬多年,民風彪悍,種植結構單一,村民收入低……
從2018年開始,左家營村在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通過改造臭水溝、盤活土地資源、開發地熱、招商引資等一系列大手筆,發展起了泉水養殖、特色種植,還興建了牧場、溫泉等文旅項目,逐步走出了一條產業致富、生態可持續的鄉村振興之路,也成了城里人觀景戲水騎馬垂釣的“桃花源”。
“前面就是曾經就是臭水溝,現在發展了泉水養殖和農家樂,這兩年承接了好多場京張垂釣大賽,好多北京、天津的垂釣愛好者周末來這里釣魚度假。”還沒進村,走到村西口,左家營村黨支部書記韓廣軍指著結了冰的魚塘自豪地介紹著,“冰面下是幾千尾草魚、鯉魚,魚塘西邊是稻田、采摘園,是我們打造的純生態綠色觀光濕地,每年能為村集體增收10余萬元。”
經村魚塘進入左家營村,整齊的民居,干凈的街道,白色的墻體上是各種文化主題彩繪,路燈上掛著紅紅的燈籠,家家戶戶大門上的福字和春聯裝點著節日的喜慶……
“我們一邊抓發展一邊抓民風建設,村里有了產業,村民有活兒干了,有奔頭,閑事亂事也就少了。我們還大力開展各種移風易俗宣傳活動,建起了愛心超市,開展積分評比等,鼓勵激勵村民不斷改善家庭風貌、鄰里關系,優化環境衛生,形成了家庭和睦鄰里融洽的生活氛圍。村里成立紅白理事會接辦村中所有紅白喜事,逐步破除陋習,為增強村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載體。”一路走,韓廣軍一路介紹治村經驗。
今年春節前,古城神京屏翰古街區項目為了趕工期,村里四十多名村民加班加點地在古街區進行搭建工作,這些人是村里的文藝愛好者和組織者,現在也天天都在外面忙乎著。聽著韓廣軍的介紹,明白了為啥村里有些冷清。
驅車前行,遠遠看到一處木柵欄圍起來的區域,韓廣軍說這里就是戎狄牧場,大家卻沒看到一匹馬。看著大家的疑惑,韓廣軍笑著說:“別看現在沒人、沒馬,那是因為教練騎著馬去各地演出掙錢去了。等過了元宵節,牧場差不多就開門營業了,他們的騎友微信群有好幾百人呢,騎馬都是線上預約呢!看來我們的牧場還得招兵買馬啊!”
談笑間就來到了左轉湯泉,這是依托地熱以及豐富的土地資源打造的溫泉和水上樂園項目。院子里的車停得滿滿的,游客進進出出,感覺一下子熱鬧起來。走進溫泉室內場區,熱霧升騰,泉水清澈,歡聲笑語連成片。
帶著胸牌的前臺經理單曉蘭面帶微笑,耐心細致地給游客做著介紹,暖心的服務換來了游客一聲聲的感謝。韓廣軍介紹說,單曉蘭原來就是一名家庭主婦,在家做飯帶孩子,經過培訓和鍛煉,現在是一位妥妥的前臺經理。
“我們左轉湯泉開業第一天就吸引了700多游客,去年夏天室外水上樂園更是火爆,最多一天游客達到1700多人呢!”單曉蘭趁著工作間隙快言快語地介紹起來,“今年過年天氣冷,我們的溫泉特別受歡迎,本村的村民招60多人都忙不過來,還招了周邊村子的村民呢!”
通往后廚的路上,工作人員穿梭不斷。在后廚打工的村民馬占俊一邊干活一邊說:“今年游客特別多,我們過年特別忙。在這里打工挺好的,離家近,旺季都是農閑的時候,種地、家務活啥不耽誤。腰包鼓了天天都是過年!”
正如馬占俊所說,腰包鼓了天天都是過年。左家營村村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人均純收入由2018年的7600元,增長到2024年的2.45萬元。
不僅讓大家這個年忙起來,以后要讓大家每天都忙起來,不僅要把村里的產業做大做優,把游客“引進來”,還要通過旅游公司,帶動鄉村產業和技術人才“走出去”,積極承接宣化區古城文化項目,甚至承接周邊地區文化活動。韓廣軍對全村的發展有著更遠大的規劃,目前旅游公司與宣化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所、崇禮云頂滑雪場等多個單位達成合作,以左家營村自身文旅產業為基礎逐步形成以農業帶動文化旅游的發展之路,續寫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新篇章。通訊員 閆宗春 武越喬 本報記者 楊曉樸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