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秦皇島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開賽,比賽為期五天,張家口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代表團共91名運動員,參加7個競賽項目和1個表演項目。斬獲了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和19個三等獎的喜人成績。
比賽中,我市運動員在男子傳統二類拳術(通臂拳、翻子拳、劈掛拳)的爭奪中表現尤為突出,以較大優勢取得冠軍和亞軍;高腳競速隊、板鞋競速隊、毽球、珍珠球、表演項目中奪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在參賽的代表團中,蹴球隊作為本屆比賽參賽隊員年齡最小的一支隊伍,平均年齡不到12歲,展現了我市“紅領巾”運動員的精神面貌,獲得現場運動員及教練員的高度贊賞。
據了解,本屆民族運動會共有來自河北省各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雄安新區以及河北體育學院的15個代表團近1600人參賽,是歷屆項目最多、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運動會設置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合計11項,我市運動員參加蹴球、珍珠球、毽球、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民族武術、民族健身操共7個競賽項目和1個表演項目。其中,張家口學院參加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民族健身操項目,市第一中學參加珍珠球項目,橋東區回民小學參加蹴球項目,市重點少年兒童業余體育學校武術隊參加武術項目,毽球協會參加毽球項目,市空竹運動協會參加表演項目。
此外,我市代表團還榮獲河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體育道德風尚獎”;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市體育局榮獲河北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優秀組織獎”。(河山新聞記者 宋錦豐 通訊員 姚呂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