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職業資格證書不僅是各行業精英人士多年付出收獲的成果,更是專業技能水平的重要證明。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經常打著“百分百包過”、有“綠色通道”等旗號實施詐騙。近日,張家口市公安局經開分局刑警大隊破獲了一起跨省電信詐騙案,搗毀2個以職稱代辦為名的電信網絡詐騙窩點,不法分子通過“代辦職稱、專業資格證書等”為名,作案300多起,涉案金額達到三百余萬元。
遭遇職稱代辦騙局
今年3月,經開分局接到王某某報警:2019年初,她備考教師資格證,于是準備在網上購買一些網課。在某購物平臺,王某某進入一家店鋪,通過和客服咨詢交流,買到了一些網課。同時,客服告訴王某某,他們是一家做教育的公司,有代辦職稱業務,有需要可以聯系。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王某某和親戚朋友先后在這家機構報名了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
“中級職稱論專業是8500至9000元不等,高級職稱是13500元。”王某某告訴民警,他們將身份證、畢業證等提供給商家后,幾個月時間職業資格證便辦了下來。
因為自己和身邊人都辦得很順利,于是王某某從2019年初至2021年底,陸續向對方提供了40人的代評職稱業務,并通過對方提供的微信賬號、支付寶賬號、銀行卡賬戶共計轉款46萬余元。在王某某幫助朋友們辦職稱證件期間,該公司客服人員一直告訴王某某辦理得很順利。
東窗事發是在2021年12月,當時王某某的一個朋友在官網查詢不到職稱信息,又通過自己公司給人社部門發函辨別資格證的真偽時,發現被騙。讓王某某沒想到的是,被騙的不僅是這一個朋友,這些年在她聯系下代辦的所有職業資格證都是假證。
成功搗毀2個詐騙窩點
接到報案后,經開分局高度重視,要求刑警大隊成立專案組。專案組成員許海超和記者講述了整個破案經過。通過王某某提供的相關證據,專案組將該犯罪團伙鎖定在山西省太原市。因為疫情原因,專案組于6月中旬到達太原。偵查員到這家教育公司摸排后,發現該公司在一棟寫字樓里,共有10多名工作人員。
“當時正巧這家公司正在招聘,于是專案組派出兩名偵查員前去化裝偵查。”許海超說,偵查員了解到,該公司是一家做教育的公司,在網上出售網課,還代辦職稱業務,在晉中還設置了分公司。公司老板王某亮打理兩家公司,經常兩頭跑,其妻王某在太原公司任職銷售。當天偵查員在“應聘”過程中,正好遇到公司老板王某亮在公司。
鎖定犯罪嫌疑人之后,6月27日,在當地警方有力配合下,專案組將犯罪嫌疑人王某亮及公司員工抓獲,次日,又將晉中公司員工抓獲,共刑事拘留13人,扣押電腦17臺、偽造公章33枚、手機43部、假冒資格證書16套。
經審訊, 犯罪嫌疑人王某亮交代,2018年開始,他以牟利為目的,虛構代辦職稱評審資格。2018年以來,王某亮及其團伙實施詐騙的對象涉及全國多個省市,共有300多人被騙。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共凍結涉案資金120余萬元。目前,1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押解回我市,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職稱代辦騙局花樣繁多
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一些不法分子以牟利為目的,號稱可以代辦職稱進行詐騙,常見的騙局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有些非法機構,宣傳只需要提供身份證、畢業證就可以,承諾包過,這種機構不要信。職稱評審,是評委會專家根據提交的各項材料組成的卷宗,對被評審人專業能力的一個綜合考核,來決定是不是具備初、中、高級職稱的資格。
第二種:畢業年限、學歷都不滿足要求,稱有“綠色通道”可以破格申報。在職稱評審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特殊渠道,那些說什么他們公司規模大,有特殊渠道,跟人社局職改辦有關系的,都是假的。
第三種:證書直出,100%包過。職稱評審有一定的通過率,不會讓百分百通過,要是承諾百分之百,就要引起注意了。
警方提醒大家,職稱代辦騙局花樣繁多,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記者 呂慧 通訊員 田春雷)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