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折射著家庭的影子。在張曉曉與愛人李樹峰的 “小家”里,上小學六年級的女兒品學兼優, 愛幫助別人,上幼兒園的兒子也很聰明懂事。將“小家” 經營的和睦美滿同時, 張曉曉夫妻對 “大家” 也是傾心奉獻。 2021年,張曉曉家庭被評為河北省 “最美家庭”。
張曉曉與丈夫李樹峰曾經都是萬全區的鄉村教師,他們對待工作兢兢業業,特別是對留守兒童、貧困學生投入了更多的關愛。
“從2014年開始,每年資助孩子3000元, 只到孩子大學畢業。現在孩子已經是研究生了。看到他發展的這么好,我們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張曉曉和李樹峰不僅經常幫助自己的學生,當他們得知家住宣化區的一個孩子考上大學,卻因父親發生交通事故,家庭經濟困難而面臨放棄學業的境況時, 毫不猶豫決定資助孩子上大學。
她和愛人的收入都不高,自己的 “小家”剛剛起步,買房子還背了10多萬的貸款。 但他們省吃儉用,對孩子們的資助從未落下。
李樹峰感同身受地說: “以前我家窮,父親靠種地供我和妹妹讀書,后來我考上師范學院,妹妹正讀高中。家里實在沒錢供兩個孩子讀書,妹妹只得放棄了學業,這始終是我心里的遺憾。參加工作后,看到貧困學生,我就決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幫他們。”
李樹峰深知學業對一個孩子的重要性, 直到他離開教師崗位成為駐村干部,依然堅持扶貧先扶智的理念。
駐村期間,他發現不少孩子在口語表達、 閱讀寫作、 學習習慣方面有欠缺、有困難,主動開設閱讀課,通過閱讀給孩子們傳授做人做事的道理,樹立愛國愛家的思想, 樹立自立自強的意識。他講課風趣幽默、通俗易懂,深受學生喜愛。這樣的辛苦付出也感動了村民,大家親切地喊他 “小李老師”。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不少家長向他反映,孩子們在家上網課期間,經常看電視、玩手機,功課有所落下,家長們著急,請 “小李老師”想想辦法。
李樹峰把村委會會議室騰出來給孩子們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張曉曉利用閑暇時間來村里給孩子們義務輔導英語和數學。那段時間,夫妻二人把精力都放在村里, 自己的孩子則缺少了陪伴。懂事的女兒自己在家上網課,還和媽媽說不用擔心她。
“我們都是共產黨員, 從事著最基層的工作, 我們心中有一個 ‘小家’,也有一個 ‘大家’, 我們都愛, 都要經營好,都為之全力以赴。”張曉曉說。(記者 張鳳燕 通訊員 王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