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村里自產的粉條,開始預定啦。”“今年的土豆、小米質量特別好。”……為了幫助村民們聯系銷路、 化解農產品銷售難題, 駐村干部楊少輝在自己的微信群、 抖音賬號忙得熱火朝天。
楊少輝是北方機電工業學校駐蔚縣楊眷鎮豐富村的幫扶干部,2021年5月,他帶著少時對“家”的印象走進了這個位置偏僻的小山村。“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 對土地對鄉村有著一種別樣的眷戀,雖然后來由于工作原因,沒法經常回到家鄉, 但是我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 把豐富村當成自己的家。 ”
豐富村距蔚縣縣城 40多公里,山路崎嶇,交通不便, 村民出行基本依靠人力。 村民平時溝通都是以地方方言為主,“作為一個石家莊人, 豐富村這邊的方言很難聽懂, 開會入戶還需要請當地村干部幫忙翻譯……” 楊少輝說起這事的時候, 已經可以用簡單的當地方言進行交流了。 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融入村子, 他下功夫學習了豐富村的口音, 在語言上拉近和村民的距離。
在豐富村的一年里,為了幫助村民發展多種農作物產業, 楊少輝走進田間地頭,和駐村工作隊以及村干部帶領村民們種植杏樹,拓展杏扁產業; 種植中草藥和各種蔬菜,提高鄉親們的農業收入……在大家的努力下, 產品有了,但還缺一個銷售渠道。為了幫助村民廣開銷路,楊少輝想出了微商銷售的思路和方案,利用微信和抖音銷售農產品。銷路有了, 但請人配送成本高,思來想去,楊少輝決定充當全村農產品的“配送員”。每當微信“訂單”達到一定數量,他就開車配送, 最遠的時候往返300多公里,“有時候訂單多,一送就是兩天,但只要能銷售出去,累一點、貼點油錢也沒什么, 我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能多做就多做一點……”
在村里的一年, 楊少輝協調張家口市工業路社區衛生站, 定期為豐富村開展愛心義診活動; 對接張家口市愛心組織007羽毛球俱樂部定期到豐富村開展愛心幫扶活動, 為豐富村的鄉村振興工作添磚加瓦, 主動為困難村民取藥, 送老人去鎮上檢查,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己對所駐村、 村民的“家”情懷。(記者 顧彥)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