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9時,被譽為“中國重載第一路”的大秦鐵路展開為期30天的春季集中修施工。這是該線路自開通以來安排施工時間最長的一次,也是近年來工作量最大的一次集中維修。這次集中修施工完成后,將提升線路設備質量,為即將到來的迎峰度夏電煤保供創造安全穩定的線路條件。
今年一季度,大秦鐵路煤炭運量達1.05億噸,有效保障了我國能源運輸需求。為使春運高負荷運轉后的設施設備及時恢復性能狀態,大秦鐵路每年春季利用20至25天時間,每天全線停運3個小時,集中人力、物力和機具對線路進行全方位、立體式檢修養護。
記者從中國鐵路太原局了解到,今年大秦鐵路春季集中修施工將成段更換鋼軌300余公里,約占全線鋼軌總長的1/4,成段更換枕木80352根,是往年更換量的3倍以上,大機搗固、打磨線路長度均超過1000公里,道岔更換、供電接觸網整修、信號設備和通信線纜等的檢修施工量也超過以往,大秦鐵路的設備將得到深度體檢和大范圍更新升級。
為保證施工按時高質量推進,這次集中修施工組建了128支施工隊伍,每天從9時至12時,近2萬人在653公里的線路上同時開工;另外,中國鐵路太原局以日運量102萬噸為目標,優化運輸方案、強化運輸組織,保證大秦鐵路運輸與施工協調推進。
大秦鐵路西起山西大同、東至河北秦皇島,全長653公里,年運輸煤炭4億噸以上,用戶群輻射26個省市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通道。全線通車30余年來,煤炭累計運量突破80億噸。(總臺記者 宋云屹)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