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大局、 自信開放、 迎難而上、 追求卓越、 共創未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圓滿舉辦,讓張家口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快捷便利的交通網絡,是夯實發展夢想的基礎。讓 “交通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是新時代交通運輸發展的新定位、 新使命。 以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交通服務保障為工作重點,全市交通運輸系統上下凝心聚力、拼搏競進,按照 “四個辦奧”理念,落實簡要、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圓滿完成了冬奧會運輸服務、燃料保障、信息化保障等各項交通保障任務, 低碳、 安全、 高效、圓滿完成各項年度目標任務,加快譜寫交通強國張家口篇章,奮力當好全市交好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的開路先鋒,以優異成績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交通,讓我們 “遇”見未來———
黨建引領 全面推進
舉辦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 服務保障好這一國際性綜合體育賽事,對于我市交通運輸系統既是挑戰, 更是機遇。堅持黨建引領、筑牢紅色堡壘是順利推進籌辦工作的堅強保障。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立足實際, 始終堅持“圍繞冬奧抓黨建、抓好黨建保冬奧”,把抓重大任務落實作為檢驗支部建設成效的試金石,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聚焦黨建引領、精準保障、能力提升,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完成好了冬奧保障工作。
冬奧會籌辦工作中, 為建立通暢、高效的指揮體系,市交通運輸局黨組全力抓好臨時黨組織建設,牽頭研究制定了 《交通保障組賽時運行工作實施方案》 等14個交通保障專項方案,明確指揮架構、指揮體系和責任分工,確保賽時能夠發揮高效的指揮效能。局領導班子成員堅持靠前指揮、身先士卒,按照明確的指揮體系,分散到各個領域進行現場指揮,同時以日報告、周調度、月總結的模式統籌推進賽時交通服務保障工作。
綜合指揮中心臨時黨支部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崇禮南客運樞紐,以臨時交通指揮中心為平臺,建立起賽時指揮體系,將運輸管理、場站協調、高速公路協調、燃料保障、交通管控協調等部門納入指揮體系,還依托市交通運輸局TOCC大數據平臺自動數據采集系統, 建立起上下聯通的手臺指揮體系和應急處置機制,實現了賽事交通信息化管控。
為確保圓滿完成賽時各項交通服務保障任務,交通保障組臨時黨總支還制定了 “溝通對接、業務指導、管理考核”三項工作機制,并依托 “感恩奮進、 決戰決勝” 專題學習活動、“相約冬奧—扛紅旗、當先鋒”主題活動等黨建主題活動,凝聚 “感恩奮進、決戰決勝”的磅礴力量,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不斷激發黨員干部工作熱情,增強服務保障能力,發揮了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
文明服務、疫情防控、鏟冰除雪、環境清潔整治……賽時,五個臨時黨支部黨員群眾按照保障要求,積極融入各項保障環節中,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黨員干部帶頭爭做文明服務之星、安全保障之星,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保障成績 圓滿安全
為確保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事交通服務保障工作安全順暢,全市交通運輸系統統籌謀劃,組建了完備的賽事保障體系,實行扁平化管理,通過完善組織架構、配強團隊、智能化管理等多項舉措,對冬奧會保障時段、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轉換期、冬殘奧會時段進行全面保障。
“河北省TOCC張家口分中心” 2021年10月建成運行,具備數據資料、運行監測、決策支持、應急指揮、信息發布、監測預警等6大業務功能。為實現及時有效指揮,設置在崇禮南客運樞紐的冬奧交通保障指揮中心接入市交通運輸局TOCC(交通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信息數據系統,建成了賽區內最強的智慧大腦,實現了對 “路、車、場站、場館”的視頻監控全覆蓋,通過一體化智能調度系統和手臺通信系統,實現了對賽事調度指揮管理。
指揮平臺根據服務內容,進一步細化組織架構,設交通運輸組 (含交通專家)、交通場站組、信息化技術保障組、氫燃料保障組 (含傳統燃料)、交通管控組、高速公路保障組、除雪保暢組、屬地交通組、 注冊和食宿保障組等9個組,并建立了指揮中心工作制度、會議制度、請示報告制度、應急處置制度,并與市公交局、防疫建立了 “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實行24小時工作制,充分發揮了指揮部的中樞作用和保障作用。
布局既定,關鍵在落實。按照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交通保障需要, 14支服務保障團隊主動作為、各司其職,既獨立運行、又相互配合、互相銜接,形成了賽事交通服務保障網。
賽事期間,交通保障共有14支團隊參與保障,參加人員7668人。其中,核心區保障團隊9支5681人, 核心區以外保障團隊5支1987人。共有石家莊新干線公司、北京水木通達公司、首汽約車、張家口公交集團、北汽、首汽、新月聯合、張家口市運輸總公司、張家口新天地運輸有限公司等9家優秀運輸企業投入冬奧保障。 張家口賽區共投入保障1565輛。其中,按能源類型分,氫能源車輛623輛、油電混合車輛501輛、傳統燃料車輛441輛。此外,由5個縣區、1個市屬國有企業, 組建了8個交通臨時場站運維團隊和2個高鐵運行團隊,為賽事保障提供全方位、多領域的高效服務。
氫能源是本次賽事保障的重點工作之一。 制氫、 運氫、 加氫、氫燃料車輛車與加氫站配套對接———為統籌做好做實做細氫能源保障工作,市交通運輸局聘請北京交研院對氫站進行了統籌規劃,對高峰日用氫量、運氫車進行統籌測算,制定了氫燃料車輛保障方案。賽事期間,氫燃料保障工作順利,加氫站累計加注氫燃料162.8噸,張家口賽區創造了世界范圍內一次性集中使用氫燃料車輛最多、 日用氫最多、 氫燃料保障數量最多的紀錄。
在做好張家口賽區核心賽區的交通保障工作的同時, 根據安排, 市交通運輸局還組建了火炬傳遞和非注冊媒體交通保障團隊。在火炬傳遞交通保障中,共提供保障車輛353輛次, 出動保障人員385人次; 在非注冊媒體交通保障中, 共完成任務252單, 提供交通保障車輛295輛次, 為圓滿完成冬奧會各項保障任務提供了最可靠的交通保障。
設施建設 日臻完善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命脈, 也是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
2015年7月, 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冬奧會成功后, 我市謀劃建設了一大批交通基礎設施項目, 打造形成的以公路、 鐵路、 航空為主的 “三位一體” 立體交通體系, 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保駕護航。
京張、張呼、張大、崇禮4條高速鐵路相繼建成通車,張家口步入高鐵時代,實現了與北京一小時經濟圈,促進了張家口經濟的發展;寧遠機場改擴建,進一步改善了張家口空中對外聯絡通道;張家口高速公路網,推動了張家口境內京新高速、京蔚高速、二秦高速建成通車;規劃建成了國內首條智慧化高速公路—延崇高速公路,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目標;張榆公路,崇禮境內國省干線公路、地方道路,提高了涉奧路網保障能力; 張家口綜合客運樞紐、崇禮綜合客運樞紐 (太子城高鐵站客運樞紐、崇禮南客運樞紐)、崇禮北客運樞紐……凡此種種,無不提高了我市交通基礎設施整體保障能力。
“硬件”強起來的同時, “軟件”提升也不含糊,全市交通保障能力和水平在保障 “大考”中躍上新臺階。
賽前,北京冬奧組委交通部張家口分中心、省冬奧交通保障組、市冬奧交通保障組進行了融合辦公,將原有的行政架構打破,搭建起了賽時交通指揮部, 使得發現問題的響應能力、整改問題的處置能力均大大提高。
交通信息化智能視頻指揮平臺實現了賽區視頻全覆蓋,通過智能化視頻平臺可隨時查看場館、場站、道路、車輛的運行情況,讓賽區交通信息化、透明化、看得見、連得上。平臺還具有自動報警、預警,車輛軌跡回放、運行查詢、燃料消耗記錄、自動形成文檔、報表等功能,系統與百度地圖、騰訊公司合作能夠及時提供地圖信息和人員遷徙信息。
鏟冰除雪、燃料運輸、場站管理……依托強大的平臺載體,各執行團隊持續強化 “人頭對人頭”管理,點位調度、視頻監控點、交通引導員、 場館交通團隊、 運輸車輛, 形成了“五位一體”統籌管理體制,使全市交通保障能力水平得以高標準檢驗,高質量錘煉,為全市鍛造出一支高水平的交通保障隊伍。
開拓創新 始終在路上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圓滿舉辦,舉國關注, 舉世矚目。 這場載入史冊的奧運盛會,也為張家口帶來了巨大影響和變化,在交通領域,更是留下一筆帶不走的寶貴財富———
建成了 “公路、鐵路、航空、信息”為主的 “四位一體”交通體系,其中京張高鐵是國內首條智慧高速鐵路,延崇高速公路是國內首條智慧高速公路;建成了體系完整的氫燃料保障體系,促進了氫燃料汽車的廣泛的使用,推動氫能產業全鏈條發展,不僅極大改善了空氣質量, 而且對推動我市氫能發展、 加快我市“氫能示范城市”建設,都起到積極示范帶動作用;建成了交通信息化指揮管理平臺,推動了全市交通運輸局信息化建設;創造了敢于吃苦、勇于擔當、無私奉獻、連續作戰、忘我工作的冬奧交通精神……一串亮眼的成績,點綴著我市創新發展的未來坦途。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全面實施 “十四五”規劃極為重要的一年。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 “首都兩區”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一系列重大戰略為我市交通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加快構建綠色交通”成了我市當前交通運輸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
“扎實做好 ‘六穩’ ‘六保’工作、聚力建成 ‘首都兩區’、打造 ‘河北一翼’、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布局國家算力樞紐節點,深入開展 ‘三統籌三擴大四創建’活動,堅定不移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全力做好冬奧交通服務保障,統籌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工作,著力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加強黨對交通運輸工作的全面領導, 加快譜寫交通強國張家口篇章,奮力當好全市交好冬奧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的開路先鋒,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在2022年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張多順話語鏗鏘。
征程萬里風正勁,劈波斬浪啟新程。 “致廣大而盡精微”,定調把向,擊鼓催征!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乘勢而上、 繼續奮斗, 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在新成績上奮發新作為, 在新時代的春風中,載夢而行!(記者 左文婷)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