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是一項全齡友好的體育運動,在夏季尤其受到大眾的喜愛,室內游泳場所成為夏日運動避暑的好去處。
夏季游泳場所室內溫度高、濕度大,環境中微生物易于滋生。由于客流量增加,泳池水凈化消毒的壓力增大,中耳炎、眼結膜炎、感染性腹瀉等經水傳播傳染性疾病發生的風險升高,泳池水中消毒劑及消毒副產物暴露可能導致的皮膚和黏膜刺激等非傳染性健康損害概率也會相應增高。
一、選擇正規的游泳場所
公眾在選擇游泳場所時,首先要了解游泳場所的衛生許可資質、水質和環境狀況。在我國,游泳場所屬于實行衛生許可管理的一類重要公共場所。游泳場所應具備衛生管理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證,配備符合衛生要求的更衣室、淋浴室、衛生間、機械通風設施,配備專業的救生員、急救人員,在醒目的位置公示衛生檢測合格報告、衛生信譽等級、從業人員健康證等相關信息。
進入泳池前,可先觀察泳池水的顏色、氣味和透明度,發現水質渾濁、氣味刺鼻或手感皮膚刺激時謹慎下水。
二、游泳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在游泳過程中,游泳者的皮膚、眼、耳、口、鼻黏膜持續直接接觸泳池水,嗆水和誤飲泳池水的情況時有發生。當泳池水水源受到污染,或在使用與循環過程中沒有及時有效地進行凈化消毒處理,或者游泳者不遵守衛生規定,帶病游泳、游泳前不洗澡、在泳池中便溺,都可能導致泳池水中微生物病原大量繁殖,造成游泳者的直接感染。救生圈、浮板等公用游泳器材如果清洗消毒不嚴格,也可能成為病原微生物的溫床。
因此,游泳者應提高衛生意識,不在身體不適時去游泳,進入游泳場所后嚴格遵守衛生管理要求,杜絕不文明不衛生的行為,確保游泳前后進行充分淋浴,游泳時佩戴泳鏡泳帽,做好個人防護。
三、兒童、老年人和初學者應給予重點關注
相比成人,兒童的健康意識和安全意識較弱,而且尚未形成健全的免疫系統,受到微生物病原感染的風險可能更高。
老年人患有心臟病、糖尿病或呼吸道疾病等基礎疾病的比例較高,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游泳過程中更易發生血管、肌肉痙攣等意外,而且更易受到微生物侵襲,感染后可能引起的危害也更為嚴重。
游泳初學者對游泳技巧掌握不足,缺乏經驗,容易在緊張慌亂中嗆水,甚至溺水,發生感染或意外傷害的概率也會增加。
因此,除加強對上述人群的看護,預防溺水、滑倒等常見意外的發生之外,還應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增強其健康意識和安全意識,避免意外和健康損害的發生。
四、加強安全管理是游泳場所的基本要求
加強衛生管理是保障夏季游泳場所衛生安全的基本要求。場所經營者和從業人員要提高責任意識,認真落實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加強場所各區域的衛生保潔,嚴格做到泳池水的科學消毒,及時補水、換水,從源頭上對水中污染物實施稀釋減量和消毒處理,適當提高夏季游泳池水的主動監測頻率,自覺接受公眾和衛生主管部門的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適時采取應對措施。
此外,還應制定本場所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或方案,做好相關的人員和物資準備,最大限度地保護公眾健康。(據《中疾控官方微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