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長,養老服務需求隨之上升。面對老齡化加速態勢,如何緊抓銀發經濟帶來的新發展機遇,積極培育銀發經濟新業態?業內認為,養老金融將成為銀發經濟和養老服務的核心動力。保險業在養老領域的持續發力,將豐富和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打造保險與養老融合創新發展的新高地。
養老事業與保險保障天然契合
我國老齡人口不斷增加。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67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5.4%。
經濟學家、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在近日由中國新聞網和大家保險集團共同舉辦的第三屆中國保險養老融合與發展論壇上表示,老齡化一方面使勞動力結構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也讓社會保障系統受到了一定挑戰。
姚景源說,老年人的需求,無論是服務類、還是商品類,都具有多元化、個性化、差異化的特點,所以要開闊視野,才能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福祉。
提前做好保險組合規劃儲備
業內認為,發展銀發經濟,既是實現老年群體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要,也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南開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表示,在老齡社會深化的背景下,國家大力推進金融體制改革與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保險行業作為五大金融板塊和銀發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一環,肩負著助力老齡事業發展和老齡產業壯大的重任。
面對養老產業和養老金融的發展大潮,不少保險公司加速布局養老生態。據大家健投副總經理、北部區域中心總經理封惠子介紹,城心醫養社區是大家保險集團重點發展的養老業務線。目前,城心模式已由1.0升級至2.0,主要圍繞城市新地標、城心新醫養、養老新趨勢三大維度對城心醫養模式進行了創新。
如何更好為養老做準備?有業內人士認為,應提前通過保險組合做規劃儲備,為老年生活保駕護航。在天津市整合醫學學會全科醫學專委會主委、多學科康復專委會副主委魏健看來,要充分利用整合醫學會專家優勢,為老人和養老社區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資源,方便老人的日常就醫、問診、手術、住院等剛性醫療需求,讓老人老有所醫。(宋錦豐 整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