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6月8日刊發文章《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65億美元》。文章稱,國家外匯管理局6月7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65億美元,較4月末下降283億美元,降幅為0.88%。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業內專家認為,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5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稱,從匯率因素看,5月美元指數受美國經濟數據好于預期和債務上限談判逐步接近達成等因素影響整體上行,全月上漲2.6%至104.3;非美元貨幣中,日元、歐元、英鎊分別對美元貶值2.2%、3.0%和0.9%。匯率因素導致外匯儲備的非美元部分出現較大幅度的折價。
而從資產價格因素看,溫彬表示,歐美保持加息預期令債市整體下行,其中,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20個基點至3.64%,10年期歐債收益率上升2個基點至2.46%,10年期日債收益率上升5個基點至0.45%。全球股市有漲有跌,標普500股票指數上升0.3%,歐洲斯托克50價格指數下降3.0%,日經225指數上升7.0%。資產價格因素也導致外匯儲備出現小幅下降。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管龐溟表示,外匯儲備規模的減少只是暫時性的而非趨勢性的。展望未來,伴隨著經濟發展向好回升勢頭進一步鞏固,宏觀政策效力、經營主體活力、經濟內生動力、長期可持續發展與高質量發展實力都將不斷增強。“預計外匯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健運行,國際收支將繼續保持總體平衡,國際投資者和境外企業對中國市場預期將持續改善,外部沖擊風險將繼續得到有效防范化解,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有助于外匯儲備規模整體繼續保持穩定。”龐溟說。
溫彬也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水平依然較高,國際金融市場仍面臨較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但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國際收支總體均衡,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來源:新華社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