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大學畢業后不知道檔案在哪里怎么辦? 近日, 張家口市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實現數字化管理, 可進行省內跨市異地查詢檔案, 只要在省內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存檔的人員均能查到檔案所在之處, 同時為民營企業提供存檔 “綠色通道”。
“終于找到我的檔案了,太感謝你們了。 ”市民吳女士大學畢業后一直未理會檔案的去處,直至今年到外地工作需要轉遞檔案時,才發現檔案根本不在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該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我省流動人員檔案系統中的異地查詢功能找到吳女士檔案,該檔案自大學畢業后一直存放在秦皇島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以往想要查詢檔案存放之處,需存檔人員自己到學校查找檔案去處,如今不用存檔人員奔波,只要存放在省內任何一家公共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檔案,市人才交流中心都能幫忙找到,大大方便了存檔人員。
在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檔案圖像掃描處理室, 民營企業新存放進來的畢業生紙質檔案經過掃描、 錄入信息、 質檢等電子化處理, 標準化整理好后被依序放進智能檔案柜。 民營企業沒有人事檔案管理權,企業員工的人事檔案可以全部存放在市縣區各級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為方便民營企業存放檔案, 我市各縣級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企業開辟存檔 “綠色通道”, 流動人員人事檔案實施數字化管理, 簡化了檔案辦理手續和流程, 為企業打開便利之門。
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牛俊潔介紹, 人事檔案存放在我市各級公共人才交流中心的人員視為流動人員, 為了推進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信息化高標準發展, 去年10月, 我市開始進行市本級流動人員檔案數字化基礎建設, 目前基礎模塊已全部完成, 存放在市人才交流中心的36000多份檔案已轉化成電子檔案, 實現了影像數據檔案和實體檔案同步保存, 各縣區的流動人員檔案數字化基礎建設也在有條不紊的開展建設中。按照全省統一步調, 計劃到年底, 全省流動人員檔案管理系統開通聯網后, 人事檔案接收和轉遞、 查閱借閱、 出具相關證明、 政審 (考察) 服務等功能都可實現跨市辦理, 讓存檔人員足不出戶在網上便能辦理檔案相關業務。 今后, 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系統將對接人社服務一體化系統平臺, 屆時退休也可以實現網上辦理。
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啟動, 意味著從傳統的人事檔案管理向為社會、 政府提供多元、 多維的人力資源服務轉變, 為城市決策者提供更詳細的人才統籌數據, 對全市人力資源結構構架提供精準的信息支撐, 為提升我市營商環境提供人力資源服務保障。(趙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