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2月12日電(記者許舜達)來自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學與中國海洋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在海南陵水至西沙群島之間水深約200米的陸坡區域發現了魚類新物種——幽靈方頭魚。這是首個由我國科研工作者發現的方頭魚科新物種,相關研究成果于2月12日在國際動物學雜志《生物鑰匙》上發表。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碩士研究生黃皓晨表示,方頭魚是一種重要的經濟魚種,因其頭部形若馬頭,方頭魚在不少地區有“馬頭魚”的俗稱。
圖為幽靈方頭魚。(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方頭魚在全球共有10多種,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雖然方頭魚肉質鮮美,是漁業生產中的常客,但由于其棲息深度普遍較深,以往對這一類魚開展的科學研究相對較少。
研究團隊最早于2021年關注到,我國南海沿岸地區的一些魚市上,有一種形態不同于目前已知所有方頭魚的疑似未知物種在銷售。在多方努力下,研究團隊最終于2023年采集到了該物種標本,并得以對其展開深入研究。
論文第二作者、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陳景軒介紹,研究顯示幽靈方頭魚不但形態上與其他方頭魚不同,遺傳分化程度也很高。雖然目前該物種已知的標本都采集自海南陵水至西沙群島之間,但推測幽靈方頭魚在南海西北部的陸坡區域均有分布。
圖為廣西北海一市場上待售的幽靈方頭魚。新華社發(陳江源 攝)
據悉,目前我國海域已知有分布的方頭魚達到了6種。此次發現的幽靈方頭魚全長可輕易超過40厘米,是近年來少見的中大型魚類新發現物種,也是首個由中國科研工作者發現并發表的方頭魚科新物種。對其生物學特性、演化過程等展開進一步研究,將有助于維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漁業可持續發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