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8月1日訊(記者顧陽)國新辦1日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透露,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宏觀管理和經濟綜合協調部門職責,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從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市場體系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等方面,對我國發展改革工作成效進行了概括。他表示,我國充分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加強政策協調配合,扎實開展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不斷提高。多年來,我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源,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如何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備受各方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張世昕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30個部門和單位建立完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硬投資”和“軟建設”重點任務,高質量做好“兩重”建設各項工作。目前,今年前兩批“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下達。同時,結合項目投資,抓緊制定出臺“軟建設”配套政策和改革舉措,持續優化制度供給,促進實現“兩重”目標。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印發1年多來,民營經濟保持穩定向好發展態勢。今年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3.8個百分點。截至6月末,登記注冊的民營企業數量達5500余萬戶,同比增長7.8%。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表示,下一步將從加大政策支持、破除準入壁壘、強化法治保障等方面入手,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堅持致力于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黨中央部署了一系列區域發展重大戰略,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肖渭明說,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將不斷謀劃完善重在落實的區域規劃和政策體系,支持各地更好發揮共性和個性優勢,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作用,優化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對于下半年我國經濟走勢,趙辰昕表示,要看到困難挑戰,更要看到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在不斷積累。隨著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落實,各項政策落地見效,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將不斷夯實、不斷打牢,我國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氣戰勝發展當中的問題、轉型當中的挑戰,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