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2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同比出現反彈的成因非常復雜,但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PM2.5濃度仍然下降了15%。
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同比出現了反彈,我們分析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過去三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二是今年以來氣象條件極為不利,全國沙塵過程明顯增多,沙塵過程使全國優良天數比率損失了5.4個百分點。三是排放有所增加。隨著疫情后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冶金、建材、石化這樣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產品產量同比增長,污染物排放也隨之增加。即便如此,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我國的PM2.5濃度仍下降了15%,優良天數比例提高了1.3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總的趨勢呈明顯改善。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加快推動出臺《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并從嚴控增量、減排存量、加大監督幫扶力度三個方面持續發力。(總臺央視記者 賈盛云 王晨 蔣曉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