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 12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介紹2022年上半年知識產權相關工作情況。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介紹,成渝地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潛力大、增速最快,近五年平均增速達到27.9%。
葛樹介紹,截至2021年底,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有效發明專利達到97.7萬件,是2016年的2.8倍,占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的比重達到35.2%。從區域分布來看,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京津冀呈現出“三強鼎立”的態勢,三區域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占國內的72.4%;成渝地區發展潛力大、增速最快,近五年平均增速達到27.9%。從創新主體來看,企業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占國內的73.1%,成為帶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
同時,我國在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葛樹表示,以人工智能為例,2021年,我國在中美歐日韓世界五大知識產權局獲得授權的人工智能發明專利達到5.7萬件,是2016年的5.1倍,年均增長38.5%。近日,德國專利商標局發布的報告也顯示,2021年,在與數字化相關的數字通信等技術領域,中國在德國的專利申請公開量較上年明顯增加,優勢地位不斷鞏固。(記者趙竹青)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