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由于美國國際碼頭工人聯合會(ILA)與代表雇主一方的美國海事聯盟仍未能就未來6年新合同周期薪資上漲和港口使用自動化技術達成協議,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36個港口的數萬名工人威脅自10月1日開始罷工。
業內人士擔憂,港口大規模罷工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毀滅性影響”,并為全球供應鏈帶來一場風暴。
報道稱,美國國際碼頭工人聯合會主張在新合同中大幅漲薪,理由是過去6年合同期內,美國通貨膨脹率遠超薪資漲幅。此外,工會方面還要求禁止30多個港口裝卸貨所用機械設備自動化。若雙方不能如期簽訂新合同,罷工可能會在10月1日開始。
美國國際碼頭工人聯合會代表4.5萬碼頭工人的利益,這些工人來自36個碼頭,而后者大約處理50%的美國海上貨物進口。路透社稱,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的36個港口可能會關閉,其中包括北美10個最繁忙港口中的5個,預計將使本已緊張的供應鏈陷入癱瘓,并使公司將貨物轉移到其他地區成為一場物流噩夢。
提供供應鏈數據服務的丹麥海運情報公司估計,如果罷工一天,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的集裝箱積壓將需要五天時間才能清理完畢。牛津大學經濟學家格蕾絲·茨韋默在報告中表示:“即使是兩周的罷工也可能擾亂供應鏈直至2025年。”
美國服裝鞋襪業聯合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拉馬爾說,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港口去年處理美國53%的服裝、鞋類和配件進口,價值超過920億美元,這一中斷將發生在假日航運季的高峰期并將進一步推高商品價格,令通脹大幅走高。這一潛在運輸危機將導致商品供應稀缺,而仍能買到的商品對美國家庭而言將是昂貴的。
摩根大通報告認為,大規模罷工每天可能給美國經濟帶來50億美元損失,約占美國日均國內生產總值的6%。即使托運人轉向西海岸港口,這些港口也可能出現擁堵,從而造成貨物延誤和運費大幅上漲。
市場反應方面,一些國際船務公司正在為東海岸所有港口罷工停運做準備。因市場預期勞資談判破裂引發新一輪供應鏈中斷,從而推高運費,航運巨頭丹麥馬士基集團股價近期延續漲勢,在截至24日的兩周上漲近20%。
關于此次港口罷工的其他影響,密歇根州立大學供應鏈管理教授米勒指出:“在出口方面,受影響最大的商品是塑料樹脂,而在進口方面,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是汽車行業,尤其是考慮到汽車零部件是美國重要的進口產品。”
“今年到目前為止,僅美國東海岸就處理了來自原始設備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的30多萬標準箱(TEUs)和1.7萬拼箱(LCL)的汽車零部件和汽車。”咨詢公司CH Robinson數據顯示,其中50%至60%的零部件貨運量來自歐洲和印度,其余來自亞太地區。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