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丹戎不碌港,送行人員向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揮手告別。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孫 飛攝
11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丹戎不碌港,送行人員向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揮手告別。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孫 飛攝
執行“和諧使命-2022”任務的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圓滿結束在印度尼西亞的友好訪問,于18日上午離開印尼雅加達丹戎不碌港起程回國。
這次訪問,和平方舟醫院船采取碼頭門診和船上診療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在為期7天的醫療服務中,醫院船共診療當地患者13488人次、實施手術37例。
訪問期間,和平方舟醫院船與印尼海軍醫院開展線上學術研討會,組織醫療人員與多國專家開展疑難病癥線上聯合會診,并進行了深入交流。磁控膠囊胃鏡、艦船專用靜脈全麻機器人、新型便攜式內鏡等先進醫療設備首次隨和平方舟醫院船走出國門,服務當地民眾。
當日,印尼海軍和當地民眾,以及中國駐印尼使館工作人員和中資機構、華人華僑代表等在碼頭送行。離開碼頭后,和平方舟醫院船還與印尼海軍“三寶壟”號醫院船進行了聯合通信、燈光旗語、編隊航行等課目演練。
印尼華人華僑和中企員工充分感受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傳遞的溫暖——一枝一葉總關情
“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真是大氣漂亮!看到這些熱情隨和的官兵,我就像看到家人一樣。”在醫院船前,74歲的華裔譚秋蘭老人激動地說。
為了一睹和平方舟醫院船風采,感受中國軍醫的熱忱服務,11月11日,譚老早晨5點就和老伴從家出發,歷時4個多小時,輾轉來到雅加達丹戎不碌港。
站在醫院船前,兩位老人興奮不已。就診完畢后,兩位老人與醫院船合照,還和現場工作人員拉起家常?!拔覀兇舜蝸沓司驮\,還想和你們多聊聊家鄉?!弊T老告訴記者。
譚老祖籍福建永春縣,以前由于爺爺喜歡中國民間舞獅,她曾幾度回中國老家找舞獅的師傅學習。在印尼安汶島,她還組建過一支舞獅隊,并讓家人也加入其中。現在因為年邁,譚老已經很少回鄉,但她說時常還會夢到老家。
此次和平方舟醫院船到訪的消息公布后,不少印尼華人華僑紛紛結伴而來,許多居住在雅加達周圍島嶼的華人華僑更是早早動身,通過乘坐輪渡等方式,爭相前來一睹和平方舟醫院船風采。
13日上午,在碼頭候診區,79歲的華僑關德霖突然暈倒,心內科專家陳峰和感染科專家李奕迅速施救,老人轉危為安。而后兩位軍醫又通過大使館協調車輛把老人護送回家,并贈送給他一個嶄新的輪椅。關老告訴記者:“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迅速伸出援助之手,向印尼提供疫苗,捐贈醫療物資,很多華人華僑都感受到了這份溫暖!”
不少雅萬高鐵項目的工程人員也來醫院船進行健康體檢。青年工程師尹杰體檢后感慨地說:“在印尼工作的兩年里,每逢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佳節,祖國都會給我們駐外機構人員送來粽子、月餅以及生活用品,今年和平方舟醫院船又送上健康服務。祖國的深切關懷,讓我們更加有動力把雅萬高鐵項目打造成具有海外影響力的中國名片。”
20歲的華人志愿者楊善如清楚記得,一天義診結束時,大雨如注,不少華人華僑仍堅持在雨中揮舞國旗,目送乘載醫護人員的大巴駛離碼頭,“這份跨越山海的真情,縈繞在我們所有人心中?!?/p>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