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做公益獻愛心,又能返費用賺錢,你心動嗎?如果心動可就不妙了,這其實是場騙局!是不法分子為刷單披上了慈善的外衣,利用受害人賺錢行善兩不誤的心態,實施詐騙。
案例回顧:近日,市民廖女士收到了號稱“抖音平臺”郵寄來的快遞,拆開后她發現里面有筆記本和宣傳單,宣傳單上一個二維碼,廖女士微信掃碼后進入了一個微信群,群里正有人發布點贊任務,承諾完成點贊即可得到2元至6元的紅包獎勵。于是,廖女士這一天的時間,就在點點點的過程中過去,可到了第二天,管理員發布了新規則,領取點贊任務,必須下載APP,并附上APP下載二維碼,此時,廖女士也沒多想,馬上識別并下載了名為“響鈴”的APP,隨即完成賬戶注冊
一登錄進去,APP上就有助理聯系廖女士讓她進群,告訴她如果完成“愛心捐款”任務,能獲得一倍愛心獎勵,捐得越多愛心返利越多。于是,通過助理的指導,廖女士注冊公益賬號,用手機銀行轉賬捐贈。助理聲稱,捐款對象來自公益機構或者水滴籌,都是正規平臺,廖女士就在助理的說明下,通過手機銀行將愛心捐款轉至“官方賬戶”,第一次捐了3000元,平臺全部返還,第二次捐了10000元,獲得了返現12000元。當她再次捐款50000元后,返利再提現時,卻顯示提現失敗。聯系助理,對方聲稱是廖女士操作失誤導致的,不予理賠。對方還告訴她,想要提現就必須繼續充值,廖女士這才意識到不對勁,立即報警。
防騙提醒:橋西公安分局反詐民警表示,公益返利、捐款返現等并不是新型騙局,本質都是刷單詐騙,手法就是不法分子打著公益的名義吸引目標群體,誘使受害人下載指定的虛假app。通過小單返利獲得受害人信任,再多次擴大詐騙金額。他也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做慈善公益一定要通過官方公布的正規途徑進行捐贈,警惕打著公益旗號的刷單詐騙,請勿點擊不明鏈接或掃描陌生二維碼下載非官方發布的app,不要輕易泄露自己的銀行卡號、驗證碼等個人信息,更不要輕易轉賬匯款,付款前請仔細核對收款賬戶,如果發現名稱不符,請立刻停止轉賬。一旦發現被騙,請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并保留相關證據。
(李穎 孟凡凡)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