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團市委發布《致全市廣大青少年的垃圾分類倡議書》,倡導垃圾分類行為習慣養成,推動全社會人人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形成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濃厚社會氛圍。
勇當垃圾分類的先鋒隊、生力軍。深學細照篤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提高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在垃圾分類中當先鋒,做引領,成為全市垃圾分類的模范踐行者,讓生態文明成為全市青少年的主流價值觀,成為廣大青少年生活的共同“新時尚”。
敢當垃圾分類的示范者、監督員。主動擔起垃圾分類的責任,自覺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良好習慣、分享生活垃圾分類技巧,主動向身邊居民、朋友普及生活垃圾分類政策、標準,對亂丟亂扔、混裝混運等不文明行為敢于監督、敢于批評,促進全市形成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圍。
爭當垃圾分類宣傳員、志愿者。帶頭學習生態環保知識,尊重規律、科學實踐,努力成為生態環保知識的民間“科普員”和生態環保技能的基層“推廣站”,在開展知識宣講、社會氛圍營造、創作文化產品、參與社會監督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少先隊員主動發揮“小小志愿者”“小小監督員”的作用,幫助家長共同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爭當美好環境的主人翁,共同守衛我們的美麗家園。
環境是發展之本,文明是青春之源。垃圾分類,利國利民,環境保護,有你有我。團市委倡議全市廣大青少年,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身體力行,久久為功,為推進垃圾分類盡一份心,出一份力,為建設、維護美麗的張家口作出積極貢獻。(河山新聞記者 管建霖 通訊員 耿翠聯)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