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印發 《2022年推進張家口 “首都兩區”建設工作方案》, 在壓減農業用水、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改善農村面貌等四個方面,對我市 “首都兩區”建設給予政策支持。
壓減農業用水方面, 著力調整種植結構, 大力發展旱作農業, 積極引導馬鈴薯種植向旱作雨養回歸和綠色有機方向發展, 擴大低耗水耐旱作物種植比例,因地制宜發展標準化、規?;兴幉暮底鞣N植, 建成生態高效農業區。 推行旱作雨養, 穩步開展旱作雨養種植試點, 在試點前種植蔬菜、 馬鈴薯等高耗水作物的水澆地上,引導農民自主選擇種植胡麻、燕麥等抗旱、 耐旱作物, 不抽取地下水灌溉。 在落實好生態環保任務的前提下建設高標準農田,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鼓勵張家口在新建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實施水、 電、 土、 林、路等綜合治理, 因地制宜發展地下低壓防滲管道、 噴灌、 微灌、 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節水灌溉,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方面,著力提升土壤環境質量, 對符合條件的重點區域有序實施治理修復, 實現存量治理, 總結耕地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技術模式, 加強技術指導。 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大面積推廣增施有機肥技術,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持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 積極探索秸稈長效利用機制、 秸稈產業發展模式等創新做法。 引導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推廣使用0.01毫米標準地膜, 指導各地建立 “政府扶持、 市場主導、多方回收” 的廢舊農膜回收體系。 依托種養循環整縣推進試點項目, 建立完善糞污收儲運利用體系, 推動符合標準的有機肥順利還田。
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方面,實施張雜谷種業提質專項行動,持續推動宣化國家谷子現代種業產業園建設。 發展特色優勢種植業, 跨縣 (區) 建設環京津蔬菜供應基地, 打造張家口特色的葡萄產業文化。 劃定壩上奶牛優勢產區、 懷涿優勢產區和市郊優勢產區, 鞏固提升察北、 塞北、 張北奶業產業帶,打造京津冀區域安全奶源供應基地。 以陽原縣為核心發展陽原驢養殖, 培育壯大驢產業新型經營主體, 創建省、 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區。 立足生態環境保護, 實施休閑農業精品提升工程。 支持張家口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組織品牌專題培訓和品牌專家對接活動,幫助品牌主體解決品牌建設中遇到的現實問題。
改善農村面貌方面,穩步推進農村廁所改造,以縣域為單位核清底數, 建立健全工作臺賬。針對壩上高寒地區,探索研發合理改廁技術模式, 先試點后推廣。 認真組織改廁工作 “回頭看”, 實現問題廁所動態清零。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切實提高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水平。 強化產業支撐,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增加集體收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記者 郝大釗)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