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日報記者 宋維根
圍繞高質量建成 “首都兩區”目標,市水務局不斷創新完善思路舉措,變 “壓減用水總量”為“優化用水結構”,為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促進地下水資源長效治理創造有利條件。
按照 “首都兩區” 規劃任務目標,大力推進壩上地區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持續退減水澆地, 壓減農業取水量。 特別是退減蔬菜、 馬鈴薯等高耗水農作物, 發展高效節水經濟作物、 飼草, 達到120立方米/畝的良好節水效果, 實現早作種植效益最大化, 確保了退減不減收、 退減不致貧。 以水生態保護修復為導向, 將生態敏感區、 河流淖泊作為重點, 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 特別是在安固里淖、 察汗淖爾周邊優先實施早作雨養項目, 去年在察汗淖爾流域、 安固里淖周邊退減水澆地面積占壩上地區總退減面積的53%; 實施永定河流域綜合整治工程, 全力打造桑干河洋河生態廊道; 高質最實施潮白河流域生態補償水利項目, 切實保障京張兩地水源安全。按照 “統一調度、 應補盡補” 原則, 分年度制定補水計劃, 扎實做好洋河、 桑干河、 白河等主要河道常態化生態補水工作, 推動河道內及周邊地下水持續回補; 以張家口地表水廠 (山西萬家寨引黃工程和石湖水庫工程)、 云州水庫調水二期工程、 烏拉哈達水利樞紐、 懷來縣官廳水利用等重點項目為抓手, 加快謀劃和推動引調水、 本地地表水等水資源利用項目, 提升地表水供水能力; 加大污水處理廠和再生水管網建設力度, 構建再生水開發利用工程保障體系; 推動張家口發電廠等重點用水企業將符合條件的用水環節, 由地下水置換為城市再生水, 實現一水多用, 循環利用, 多措并舉推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