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一大早,張家口國控集團副總經理雷雨早早坐在辦公室,整理當天的行程資料?;ò椎念^發與36歲的年齡不太匹配,身后書柜里的一個紅色聘書異常醒目。2022年9月,就是這個一紙聘書,讓從業十余年的金融老兵雷雨完成了一次重要轉身——從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咨詢機構的“市場人”,轉型為地方國企管理者。彼時,張家口市國控集團成立僅兩年,很多工作剛剛起步,亟需破局。這場看似“跨界”的選擇,實則是國企改革與人才價值的一場雙向奔赴。
“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既需要理解政策紅利的本土視角,也需要嫁接市場化的創新思維?!崩子晏寡浴W鳛閺埣铱谑惺准沂屑墖匈Y本運營公司,國控集團承擔著整合區域資源、服務產業升級的使命,而雷雨的到來,為這家年輕的企業注入了關鍵動能。
“沒有戰略的國企,就像蒙眼行軍”
2022年9月,張家口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市國控集團拋出的“市場化選聘”橄欖枝,但同時為在北京工作生活的雷雨帶來了顧慮:“地方國企轉型發展困難重重能否有所作為”“從北京到張家口務工是否具備穩定性”……但其母親一席話,讓這位僅僅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看到了機遇:“張家口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的城市,冬奧會后更是發展前景廣闊,那里的國企正需要懂資本運作的‘操盤手’,人之所以能是因為相信能,人生的價值就在于敢于嘗試。”就這樣,雷雨放下包袱,來到了張家口。
入職之初,擺在雷雨面前的第一個任務,是編制集團《2023-2025年戰略發展規劃》。彼時的國控集團剛剛成立不久,人員不湊手、主業不明,經營資源和資產相對較少。雷雨深知,戰略規劃絕非“寫文章”,而是要在政策導向、地方稟賦與企業能力之間找到精準落點。
在金融業深耕十多年的雷雨,憑借過硬的專業素養,帶領團隊用三個月完成了一場“地毯式掃描”:研讀京津冀協同發展、后冬奧經濟等政策文件百余份,走訪新能源、現代農業等企業30余家,與政府部門、行業專家座談20余次。最終,戰略規劃將“資本運作、產業投資、咨詢服務”確立為三大主業。
“主業明確后,企業運轉就順風順水了。換句話說,沒有發展戰略的國企,就像蒙眼行軍。”在調研某企業時,雷雨發現融資壓力是這家企業發展的致命瓶頸。他力主調整融資方案,引入新能源技術,最終推動企業納入創新科技試點,成功獲得了融資。“戰略不能只談‘做什么’,更要解決‘怎么做’和‘為誰做’。”他說。
“小體量國企的生存法則,是學會借船出?!?/strong>
國控集團注冊資本僅5億元,在競爭激烈的投資市場中并不占優。雷雨選擇另辟蹊徑:搭建資源平臺,構建合作生態。他帶領團隊北上南下,與央企投資協會、北京交通大學、中電光谷等機構達成戰略合作,更組建起涵蓋產業專家、技術大咖的“智庫聯盟”,在咨詢服務中錘煉團隊,發現投資機遇。“對于我們這種剛剛成立不久,體量小的企業來說要想發展,‘造船出海’不太現實,首先必須學會‘借船出海’?!?/p>
在集團三項主責主業之一的咨詢服務板塊管理中,在雷雨的領導下,子公司張家口國控智合咨詢有限公司全面貫徹市場化、品牌化的經營理念。公司2022年9月組建以來,雷雨同志帶領團隊,憑借優質的“智庫聯盟”,先后承接了市政府與省交投集團高速公路專項業務合作咨詢、企業合并重組方案制定、投資項目財務盡調及可行性研究報告、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方案編寫、企業建設項目投后評價等多項業務,服務對象包括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投資機構,憑借其先進、專業的服務,受到了客戶一致好評。
“市場化選聘不是請外援,而是種下改革的種子”
作為張家口市國企市場化選聘的首批高管,雷雨對人才戰略的理解遠超“引才”本身。在他看來,市場化選聘并非簡單引入“空降兵”,而是通過外驅力倒逼內部機制變革,將市場基因植入國企土壤,讓人才成為撬動改革的支點。
“國企選人不能只看‘專業標簽’,更要看能否與國企使命共情?!崩子曛鲗Ыⅰ皩I能力+國企特質”的融合選才標準:既要求候選人具備投融資、風控等硬技能,又需認同“服務區域發展”的企業價值觀?!拔覀冃枰氖羌榷袌鲆幝桑衷敢馍罡胤浇洕摹聵I合伙人’。”雷雨解釋。
這一標準下,國控集團從北京、湖北等地引進投融資、項目管理人才,其中不乏參與過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兼具市場化經驗與區域視角的專業精英。同時,內部選拔的10名復合型骨干被納入“青年領軍計劃”,通過輪崗、跨界項目組等方式加速成長?!斑^去國企提拔重資歷,現在更看重解決問題的實戰能力?!币幻麖男姓忁D型至咨詢公司的員工坦言。
這種變革在子公司國控智合咨詢公司尤為明顯。這家2022年9月成立的企業,員工平均年齡30歲,卻已承接政府專項咨詢、企業并購重組等業務20多項。公司里的年輕人常常感慨:“雷總常說要‘用專業換尊重’,我們做的每個方案都必須經得起市場檢驗。”
從市場精英到國企管理者,雷雨的身份在變,但初心未改:“國企的舞臺,能讓我把專業能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社會價值?!被蛟S,正是這種情懷,讓他在政策與市場的交響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和弦。(記者 韓文濤)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