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官廳水庫生態警務站正式揭牌成立。北京市官廳水庫管理處與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公安局共同簽訂了《官廳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警務協作框架協議》,京冀兩地將攜手共護水庫生態安全。
官廳水庫是新中國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也是永定河上最大的控制性水利樞紐和關鍵性生態節點。水庫橫跨河北省懷來縣和北京市延慶區,由于兩地的執法環境、警力資源和辦案程序等存在差異,長期以來,在水庫的水事巡查執法過程中,一直存在信息查詢不暢通、異地取證困難、異地當事人不配合、審查難度大等問題,導致辦案的復雜性較高,直接影響執法效率和質量。而官廳水庫生態警務站的成立,將有力整合多方資源,實現“信息共享、聯合執法、高效處置”,構建起“水務+警務+屬地”的一體化協同保護機制。
以生態警務站為依托,官廳水庫管理處請來“冀警”入駐庫區,能夠有效打擊非法捕撈等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據介紹,警務站民警將聯合水庫工作人員,對庫區周邊進行常態化巡查,針對毒魚、電魚、炸魚以及破壞水利工程設施等違法行為,當即展開立案偵查。此舉將有力推動“事后處置”向“事前介入”轉變,進一步提升執法效能。
據了解,在這次揭牌成立前,生態警務站已經試運行半年。在試運行期間,北京市官廳水庫管理處聯動公安、環保、漁政、農業等相關部門開展了百余次水陸巡查,開展打擊非法捕撈專項行動兩次,收繳網具1100余米,查處違法人員3名,拆除各類違建碼頭7處,有效維護了良好的水事秩序。根據執法中發現的問題,京冀兩地相關部門將加大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的巡查力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共商解決執法過程中的“疑難雜癥”。
近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官廳水庫及上游永定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水質常年保持在Ⅲ-Ⅳ類。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官廳水庫已經成為候鳥遷徙過程中固定的“中轉站”。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要求,到2035年,官廳水庫將恢復飲用水源功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