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中醫醫院診所超400家
■中醫執業人才3000余名
2023年,張家口市以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為引領,以中醫藥人才培養為導向,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重點,通過持續推進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等,推進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有中醫醫院(含中西醫結合醫院)23家,中醫門診部5家,中醫備案診所419家,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助理)3374人。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5%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推進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市中醫院作為張家口市中醫醫院的龍頭醫院,經過省中醫藥管理局的等級評審,通過了三級甲等醫院的等級評審。萬全區中醫院已經完成三級評定,今年力爭通過三甲評審。目前,全市已建成國醫堂231家,打造“旗艦國醫堂”14家,基本實現“國醫堂”全覆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以開展6類10項中醫藥非藥物療法,村衛生室可以開展4類6項中醫藥非藥物療法,持續推進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
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培養。市第一醫院、市第五醫院、市中醫院建設了國醫大師石學敏傳承工作室、首都名醫韓寶工作室、省名中醫陳志強傳承工作室和全國名老中醫溫建民傳承工作室,通過傳、幫、帶的模式,大力培養我市中醫藥高質量人才。培養中西醫結合人才,組織全市醫療機構中具有臨床類別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人員參加省“西學中”培訓,系統學習中醫藥知識,考核合格后可獲得中醫處方權,同時推進鄉村醫生參加中醫確有專長考核,取得《傳統醫學出師證書》人員可在鄉村開展中醫藥服務。培養中醫學術傳承人才,現建有國家級名中醫工作室2個,省級名中醫工作室3個,以“一帶多”方式,推進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工作,整理、傳承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已培養10余名青年中醫藥繼承人。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市中醫院作為全市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基地,連續多年開展針對基層醫務人員的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工作。培養中醫專長人才,2023年我市10人通過了河北省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
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通過加強中醫醫院硬件建設工作、等級評審和績效考核工作、中醫醫療質量管理工作、中醫聯盟發展工作和中醫優勢專科建設等工作,持續推進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
推進青少兒脊柱側彎篩查工作。全市完成2023年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篩查工作,共為495584名中小學生進行了脊柱篩查,篩查出脊柱異常學生13876名,脊柱側彎率2.8%,對19226名脊柱異常的學生進行了復查,并給予了中醫藥干預方案。
傳播中醫藥文化,推進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打造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樣板學校,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月”活動,搭建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傳播平臺,讓群眾與中醫藥接觸零距離,切實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記者 曹曉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