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體育局獲悉,近年來,張家口市著力打造多元化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推動“大體校”改革,轉變體校職能、強化教練員隊伍、堅持體教融合,進一步激發了青少年參與業余訓練的熱情。不到5年時間,全市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數量、開設訓練項目數量、教練員數量、在訓運動員數量較2018年分別增長了12.5倍、0.9倍、10.6倍和4.8倍。
轉變體校職能。面對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選拔圈子小的問題,張家口市逐步構建起以體校訓練示范中心、社會體育俱樂部、大清河競技人才服務中心、中小學校四類主體共同參與的青少年體育發展格局。同時強化體校訓練中心的示范作用,加強對俱樂部的管理服務,實施大清河競技人才發展計劃,夯實中小學校體育基礎。截至目前大清河競技人才服務中心已簽約21名教練,孵化出13個項目12個俱樂部,建立起67所體育傳統特色校、6個訓練基地。
強化教練員隊伍。張家口市放開教練員培訓市場,開展教練員等級認證,對教練員隊伍統一培訓、管理、服務,有效促進教練員隊伍擴模提質。一方面,嚴控體制內教練員執教行為,另一方面規范各類主體教練員管理,支持社會力量申報培訓基地,市體校嚴把考評認證關口,教練員培訓實現了常態化。堅持教練員等級與俱樂部評星掛鉤,有效解決了俱樂部教練短缺和執業資格問題。目前我市教練員從2018年的40人增長到了464人。
推動體教融合。市體育和教育部門傾力協作,開展運動技能等級評定,打造公平參賽機會,暢通體育特長生升學通道,有效激發出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成立了青少年體育運動發展協會,對青少年運動技能等級進行評定,達到4級以上適齡學生可進入體育后備人才庫,具備重點高中體育特招考試資格。突出賽事強有力的帶動作用,市體育局結合城市聯賽,多個項目開展了青少年體育賽事,賽事成績與技能等級評定和省級以上參賽資格掛鉤。今年以來,張家口市舉辦青少年賽事已達3300余場,參賽人數超過1.5萬人。(記者 馬國萍 通訊員 唐小妹)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