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堅持“政府推動、政策扶持、培強主體、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發展思路,堅持高質量、高標準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張家口市農業園區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梯次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園區規劃總面積達228.84萬畝,惠及農民27.03萬余人。
張家口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平顯著提升。市、縣兩級均成立了現代農業園區領導小組或管委會,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園區建設。截至目前,張家口市已成功創建宣化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懷來縣農業現代化示范區2個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圍繞宣化“張雜谷”、懷涿葡萄和葡萄酒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優勢產業,均建成了現代農業園區,為發展特色產業提供有力支撐。
為促進各級各類農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張家口市分層次、有重點、差異化實施支持政策。張家口市現代農業園區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10多家科研院所、60多個專家團隊開展長期合作,建設農業創新驛站20余個,覆蓋張家口市10大優勢綠色農牧產業;組建市、縣兩級66支共400余人的專家隊伍,為園區和基地提供技術服務,科技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助推作用日益凸顯。張家口市園區內流轉土地面積58.47萬余畝,惠及農民27.03萬余人,吸納3.3萬人直接或間接參與產業園建設相關環節,戶均增收2268元;特別是國家產業園圍繞股份合作、訂單合同、流轉聘用等利益聯結模式,形成“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發展機制,聯農帶農效果突出。
按照相關工作計劃,張家口市將利用3至5年時間,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目標,大力實施“2820”建設工程,即:聚焦糧食安全和種業振興,謀劃在蔚縣、懷來縣、張北縣、察北管理區等縣區以雜糧雜豆、葡萄和葡萄酒、馬鈴薯育種為主導產業,2027年前力爭再創建2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聚焦培強優勢產業,謀劃在萬全、蔚縣、崇禮、赤城、懷安、沽源等縣區,以鮮食玉米、中藥材、彩椒、生豬、藜麥等優勢特色產業為主導,2027年前爭創8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聚焦培育特色產業,在涿鹿、尚義、康保、赤城等縣區,做大做強葡萄、燕麥、食用菌、設施果蔬等特色產業,到2027年再創建20個市級示范園區。
(記者 賈新生 通訊員 韓鵬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