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群眾找得到進得來聯得上
河北日報訊(記者 劉冉 通訊員 任建鑫)“通過委員工作室搭建的平臺,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定期對接聯系,協商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近日,張家口市政協民營企業委員工作室召開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微協商”座談會,就融資問題開展協商交流。今年以來,張家口市政協進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實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創新搭建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載體平臺,努力做到界別群眾在哪里,聯系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履職盡責就落腳到哪里。
突出特色,建立完善委員工作室。堅持精準定位、突出特色、資源整合、凝心聚力,在不同界別、行業、區域成立市縣兩級政協委員工作室119個,包括兩個住京市政協委員工作室。政協委員工作室立足自身優勢,因勢利導,分類推進,每季度確定1個主題,統籌開展“微協商”“聚共識”“知民情”“辦實事”活動,有序推進學習交流、議政建言、了解民意、凝聚共識、服務群眾工作,打造出獨具張家口特色的“好商量”“同心愿”雙品牌。
面向基層,成立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適應基層協商現實需求,加強市縣政協協同聯動,推動政協履職服務向基層延伸,在政協委員較多的鄉鎮(街道)建立政協工作聯絡組,落實鄉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或統戰委員兼任政協委員活動召集人制度,設立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106個,搭建起“百姓家門口”的協商平臺,組織委員有序參與基層協商,促進政協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
運用網絡,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依托政協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委員履職服務系統、微信讀書群等平臺,發揮互聯網新媒體輿論陣地作用,堅持每個專委會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委員講堂,委員宣講團每年宣講不少于10次,切實加強委員與群眾的網絡溝通和聯系,實現思想引領和凝聚共識常態化、在線化、移動化,支持政協委員在履職工作和關鍵時刻亮明身份、主動發聲、傳播共識、凝聚人心。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