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5日,為傳承谷子文化、推動谷子產業發展、促進起源作物在中國的農場保護與可持續利用,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在宣化區舉辦“作物基因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管理培訓班”。同時,為慶祝“2023國際小米年”,與張家口市政府共同組織“中國起源作物基因多樣性保護利用與國際小米年宣傳活動”。
本次活動,由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主辦,宣化區人民政府、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張家口市農業農村局承辦,旨在宣傳發揚谷物傳統文化和小米營養價值,積極做好谷物地方品種保護和利用,為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奠定堅實基礎,全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中國起源作物基因多樣性。
活動”以“賡續千年谷子文化 夯實萬代糧食根基”為主題,包括專家報告和現場學習兩部分。聘請了5位專家分別就小米和全球農食系統轉型、中國起源作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谷子全產業鏈發展等方面做主題報告。
活動期間,參會代表前往項目科普基地宣化現代農業產業園、大白谷種植示范區、雙印子村大白谷科普長廊進行現場教學。在示范基地交流大白谷種植技術、傳統品種保護利用模式、項目區農民參保情況等;在雙印子村展示谷子產品,為科普長廊揭牌。
張家口市橋東區七中小學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隊展示了為項目創作的種子畫,表演了以谷子為主題的節目。雙印子村巾幗農民農業專業合作社的成員表演了專門創作的谷子豐收舞。 (河山新聞記者 郭霞 攝影劉昶 王國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