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退化草原173.67萬畝,休耕種草180萬畝
完成退化草原生態修復173.67萬畝,完成休耕種草任務180萬畝,創建河北黃土灣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和河北察汗淖爾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草原保護修復制度,加強草原保護管理,推進草原生態修復,促進草原合理利用,改善草原生態狀況,全市草原生態修復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我市草原面積為1357.45萬畝,占全省草原面積的47.2%,是我省草原資源第一大市。為加快全市草原生態建設步伐,市、縣(區)林草部門均成立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草原生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實行行政技術雙軌承包責任制等一系列工作機制。編制印發《張家口壩上草原牧區恢復規劃(2019年-2025年)》等規劃方案,在張北縣、尚義縣實施的退化草原人工修復試點,為全省探索出退化草原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的技術模式。加強與中國農大、河北北方學院和國家牧草體系察北試驗站等科研院校交流合作,篩選繁育鄉土牧草品種,建立健全牧草種子生產供應體系和良繁體系,在壩上地區建設了草原視頻監控系統,持續提升草原質量,擴展草原功能。將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及禁牧和草原防災減災納入林(草)長制統籌推進,進一步細化了市級林(草)長分區劃片及責任落實。壓實林(草)長制地方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和屬地責任、林草主管部門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的部門責任,加大草原監管力度,實現了草原生態保護修復與森林資源、濕地資源保護管理統籌協同推進。市、縣、鄉、村四級林(草)長制組織體系已建立。加強與內蒙古周邊縣區的鼠害跟蹤監測防控,有效防治災害擴散,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巡查巡護、預警監測等森林草原火災預防工作,最大程度降低森林草原火情造成的損失。(記者 趙彩芬 通訊員 宋連昭)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