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訊 8月16日上午,張家口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張家口市政府副市長劉海峰介紹了這市在臨時管控期間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有關情況。
據介紹,張家口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高度重視此次臨時管控期間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工作,堅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樹立底線思維,強化應急服務,力爭通過政府、企業、基層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有序及時足量供應,把疫情防控對群眾生活的影響降到最小。
成立工作專班、制定應急預案。市級成立了由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發改、工信、商務、交通、財政等16個部門為成員的保供保障組;橋東區、橋西區、經開區、萬全區也都按照屬地保供原則,成立了工作專班;市區兩級都制定了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預案和工作方案,建立起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垂直指揮、上下聯動的應急保供體系,并第一時間啟動運行,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平穩有序。
確定保供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目前,該市主要生活必需品貨源充足、品種豐富、價格平穩。家家悅、永輝、超市發、北方蔬菜批發市場、懷來京西果菜批發市場等14家重點保供企業,分別與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高碑店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山東壽光蔬菜基地、江蘇邳州蔬菜基地、內蒙古卜蜂畜牧業有限公司等40多家種養基地、生產基地、生產企業,建立了穩定可持續的供貨渠道,日均調入我市肉類360余噸、蔬菜1300余噸,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市民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肉菜。
強化市場監測,做好應急儲備。啟動了14家重點保供企業日監測日報送制度,對其經營的米、面、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進、銷、存及價格變化情況進行監測分析,全面把握市場動態,加強分析研判,形成預警機制,堅決防止借機哄抬物價、以次充好、欺詐消費者事件發生。截至8月15日,張家口市14家重點保供企業133家門店共儲存大米1031噸、面粉1274噸、食用油332噸、蔬菜556噸、肉類1010噸、蛋類62噸、奶類31噸、方便面14萬袋、瓶裝水19萬瓶。按照日常銷售量,大米、面粉、食用油分別能夠滿足市民20天、13天、15天的日常消費需求。
壯大配送隊伍,強化供需對接。橋東區、橋西區、經開區、萬全區確定了69家超市(門店)和商貿公司作為保供企業,配備了115輛保供車輛,設立了1236個物資配送站點,建立了361支應急保供隊伍,共計12061人參與保供工作。在保供品類方面,保供企業根據居民消費習慣,準備了“蔬菜包”“米面包”“肉品包”“水產包”等套餐,保證居民各種需求。在配送流程方面,各小區明確專門負責人,利用“小區業主微信群”,及時了解收集住戶生活物資購買需求,匯總形成團購訂單向保供企業下單團購;保供企業團購物資送達后,街道、社區、小區組織應急保供隊伍收貨,對照訂單將生活物資分配至各家各戶,構建起“保供企——保供站(點)——社區——小區——居民”人頭對人頭鏈條式的保供體系,有效確保供需無縫對接。
關愛特殊群體、回應群眾訴求。針對鰥寡孤獨、孕產婦、嬰幼兒等行動不便的群眾,以及常見病、慢性病、老年病等基礎病患者人群,社區建立特需臺賬,并安排專人上門開展“一對一”保供服務,確保食品、藥品需求及時到位。記者 魏潔 武殿森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