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初夏時節,在橋東區東望山鄉和蒙牛集團合作的1300畝精品飼草基地,一片片綠油油的飼草嫩苗長勢喜人,村民們正忙碌地澆水、打藥。預計今年9月底可收割。今年以來,我市以工業化思維謀劃綠色農牧產業,以品牌化視野推進農牧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農業產業項目建設,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助推綠色農牧產業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持續邁進。
資料圖 萬全區鮮食玉米喜獲豐收。陳飛攝
大力實施農業產業項目突破年行動。我市圍繞特色雜糧、馬鈴薯、道地中藥材、高端乳品、草原肉業等10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重點實施發展一批規模種養、精深加工、中央廚房、商貿物流、智慧農業等重大項目。持續開展全產業鏈農業大招商,精準引進一批產業鏈頭部企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爭取全市農業大招商簽約引資額達到120億元。實施園區崛起工程,重點提升18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打造10個市級重點農業園區、16個縣級重點農業園區,推動土地、資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園區集聚。
資料圖 懷來縣桑園鎮暖泉村葡萄園里成熟的果實掛滿枝頭。馬佳琦 攝
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我市以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為重點,大力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加快推進河北張家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赤城縣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建設,加大農業科技園區和星創天地建設力度,打造10個精品農業創新驛站。深入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繼續保持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參與,打造“大好河山·張家口”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提升10個省級以上區域公用品牌。健全農業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制修訂農業農村地方標準10項以上,力爭農業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到74%,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資料圖 塞北管理區現代牧業塞北乳業旅游園。王會文 攝
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按照“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要求,我市統籌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做大做強塞北乳業、察北馬鈴薯、懷來葡萄、萬全鮮食玉米等一批區域性優勢產業,重點打造7個年產值超1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集群。緊密結合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兩核引領、三廊串聯、四區聯動”空間格局,充分挖掘農業的生態涵養價值、休閑價值和文化傳承價值,大力發展教育研學、民俗體驗、生態休閑、鄉村旅居等“農+文+旅”新業態。
(記者 邵俊琴 通訊員 韓鵬飛)
【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