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為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后奧運時代,如何釋放冬奧影響力、推動張家口賽區各場館有效利用,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日前,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張家口市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規劃建設媒體推介會上獲悉,我市將有力有序有效實施冬奧遺產可持續發展計劃,健全完善冬奧場館賽后保護利用和運營機制,開發延展功能,推動低碳運行,提高綜合利用效益,打造奧運場館賽后利用國際典范。
以體育賽事為抓手推進場館賽后利用
冬奧會后, 我市冰雪賽事辦賽場地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競賽器材設備完善, 競賽人員儲備充分, 賽事服務及各業務領域保障體系成熟, 滿足高端賽事舉辦需求。
后奧運時代, 如何充分利用冬奧場館設施和人力資源, 持續開展體育賽事, 對于延續冬奧會品牌影響力、 保持冬奧場館運營活力, 促進我市冰雪產業和冰雪運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布會上, 市發改委副主任張作宇表示, 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 有利于科學推動冬奧場館賽后可持續利用, 將承辦重大賽事和全民健身結合起來, 讓人民共享奧運紅利。
賽后, 我市將發揮奧運場館辦賽功能, 高水平建設崇禮國際冰雪運動賽訓基地, 積極承接國際國內重大冰雪運動賽事, 著力打造服務全國、 輻射全球的頂級品牌賽事聚集地, 帶動開展多元化體育品牌賽事活動, 構建 “專業賽事+原創賽事” 的精品賽事體系。
市體育局副局長甄桂峰介紹,冬奧會后, 我市將繼續申請舉辦國際、 洲際綜合類冰雪賽事, 同時適時舉辦單項世界杯、 洲際杯、 積分賽賽事, 形成高端賽事舉辦常態化。 同時, 繼續舉辦冰雪嘉年華、歡樂冰雪季等群眾性冰雪活動, 推動冰雪運動普及。
以文旅融合為契機推動場館四季運營
今年1月, 國家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體育總局聯合印發了 《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規劃》, 這意味著京張體育、文化、 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已經勢在必行。
作為我市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領導小組成員之一, 張作宇多次對接國家文旅部、 發改委、體育總局等部委, 參與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規劃編制修改工作。張作宇介紹, 賽后將以國家越野滑雪中心為核心, 整合冬奧場館周邊山地、 森林、 草原等資源,利用賽區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優勢, 開發戶外運動項目, 打造山地戶外運動公園, 實現奧運場館四季持續運營。
同時, 依托國家跳臺滑雪中心、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等場館建設奧林匹克公園; 將部分冬奧運動賽事場地改造為奧運主題博物館, 使之成為展示奧運文化、 中國文化獨特魅力的重要窗口。 利用 “雪如意” 等冬奧標志性建筑, 建設集觀光休閑、 時尚餐飲、 購物娛樂、 會展演出等功能于一體的冬奧文化集中展示區域, 開發奧運主題文化創意產品、 奧運場館影視創作功能。此外, 將大力發展會展經濟, 積極舉辦國際國內高端論壇、 會展, 打造兼具本地特色和全球影響力的國際交流平臺。
以京張聯動為牽引帶動本地經濟發展
北京與張家口山同脈、 水同源, 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一脈相承, 旅游資源優勢互補、 特色鮮明。 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 對建成 “首都兩區”、 打造“河北兩翼”、 交好 “兩份答卷” 具有深遠意義。
隨著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加快建設, 近年來, 我市聯合北京市舉辦了首屆 “京張全季體育旅游嘉年華” 活動, 聯合延慶區、 烏蘭察布市舉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論壇, 組建了專家智庫, 成立了文旅聯盟。
借力冬奧會成功舉辦東風,我市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幅提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大力實施冬奧遺產可持續發展計劃, 我市以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為牽引, 帶動冰雪、 大數據、 可再生能源、 現代制造、綠色農牧等 “六大產業” 優化升級, 賦能奧運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全力服務保障首都中, 傾力交好本地發展優異答卷。
推動京張兩地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新的產業優勢和產品優勢。 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段君慧介紹, 后奧運時代, 我市將緊抓機遇, 強化系統思維, 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分類推進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工作。(馬國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