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授牌儀式在張家口市張北縣委黨校舉行。河北日報記者郭曉通攝
3月29日上午,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授牌儀式在張家口市張北縣委黨校舉行。這標志著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正式落戶張北縣以及張家口市橋西區、懷來縣、懷安縣、康保縣,并將持續為當地基層社會治理、鄉村教育發展和產業振興等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據介紹,為更好推動張家口市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工作,去年12月,在省政府辦公廳駐張北幫扶干部的積極聯絡下,由張家口市委組織部組織該市5個縣區與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清華第一附屬醫院進行了對接,達成戰略合作,引進了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和公益醫療項目。
授牌儀式上,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紀委書記張文雪向張北縣、張家口市5個縣區遠程教學站授牌,并向這5個縣區基層教師捐贈共計1000臺護眼燈。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對外合作辦公室主任胡建立介紹了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公益醫療項目在張家口開展情況。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紀委書記張文雪向張家口市5個縣區遠程教學站授牌。河北日報記者郭曉通攝
據了解,設立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后,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將依托遠程教育免費面向縣區基層干部、鄉村教師和產業人才、致富帶頭人等開展教育培訓;學院負責學習項目開發、組織、實施和考核,并指導縣區開展培訓組織工作;指導和培訓縣區教學站管理團隊開展相關工作。設站縣區根據當地實際設置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學習教室;負責教學站的日常管理運營,配合校方組織開展培訓工作。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使命是廣育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各類人才。”張文雪表示,進入互聯網時代,學院將發揮遠程教育專業能力,依托地方遠程教學站的組織力量,為基層黨政機關、鄉村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城鄉社區建立在線課堂,打通教育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使清華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人群。而今,遠程教學站落戶張家口市5個縣區,希望能把清華的優質教育資源源源不斷送到當地,為地方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的動力。
張家口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工委書記閆忠生表示,設立遠程教學站的各縣區將充分依托清華大學教育資源優勢及遠程教學技術,搭建縣、鄉、村三級培訓網絡體系,采取“主會場加分會場”“主會場加教學點”“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實現遠程教育培訓全覆蓋。并結合鄉村發展實際,把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運用好,積極探索,形成遠程教育內涵式發展與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的良好局面。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的落地,必將為張北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最前沿的信息和最先進的理念,為鄉村振興培養本土人才提供堅實的保障,為張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張北縣委副書記、縣長侯東林說,該縣將在產業發展、社會治理、人才培育等方面與清華大學開展多領域、深層次的交流合作,不斷將優質教育資源投入農村、惠及農民,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更多人才支持、科技支持和技術支撐。(河北日報記者王雪威、郭曉通 通訊員霍一凡)
視頻攝制:記者王雪威、郭曉通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