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元旦臨近,張家口市中小學等各階段學生將陸續迎來自己的期末考試季。網課近三個月,相信這樣的期末考試一定會讓更多的學生心里沒底,家長心有余悸。一些家長更是已經放話孩子:“這個年能不能過好,就看你這一考了?!币虼?,很多孩子還沒考試就已背負了焦慮、自卑、失落的不良情緒。作為父母該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考試成績?面對孩子的試卷又該做些什么呢?
請接納自己的孩子,保持鎮定!
考試沒有考好,是學習中的正常現象。做父母的,從小到大也經歷了數次大大小小的考試,要說誰不想考第一、不想名列前茅呢?但很多因素影響著孩子的成績,可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孩子,只有學會接納,才能理智的面對孩子。
不要發泄式的責罵孩子,更不要諷刺挖苦說一些打擊他們自信心的話,孩子也是有尊嚴的,過分打擊,不僅會消磨孩子的自信心,也會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與家長產生心理對抗。到那時,真的是家長再說什么,孩子都聽不進去了。
家長更不要將一次考試與孩子的未來掛鉤,并放大其負面影響,一定要保持情緒的鎮定,要向孩子傳達一種信息: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了問題,你認識到問題,解決掉才是最重要的!
請不要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
“都是一樣的上課,為什么人家就考90多分,你就考70多分,你比別人少了個腦子嗎?”、“大家都是一樣的老師教,別人能考滿分,你為什么就不能考?”也許當父母說出這些話時,孩子內心已經開始懷疑自己,我為什么這么笨,可能我就是很笨。
不同地區、學校、班級的孩子,會因為不同的學習條件產生不同的學習成績。即使是學習條件相同,也會因為個人的學習方法不同,以及個人的理解、反應、接受能力的不同而成績有好有差。
當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受到傷害時,他會覺得自己真的就是笨,不如別人,也從此背上了這樣的標簽。慢慢的,你會發現這樣的標簽對孩子是一種壓力和暗示,就像魔咒一樣,孩子會在你的咒語里轉圈圈。
片面追求分數會讓孩子擔驚受怕,造成沉重的精神負擔。而家長應成為孩子信心的支撐者,而不是施壓者。
請家長先肯定孩子的進步
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也許只是學習不好,但他待人熱情、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學習再差的孩子也是有很多優點的,具體到每個細節,只要家長足夠細心,就可以找到孩子的進步。
家長不要只盯著成績的落差看,看看孩子做的每一道題,是不是有上次做錯了,這次做對了的題;字跡是不是相比上學期進步了;閱讀理解孩子是不是思考更深入了。當家長發現這些進步時,及時夸贊孩子幾句,興許比狂風暴雨的責罵更能打動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一場考試成績的好壞由很多因素決定。家長首先要做到心態平和,擇善贊賞。在孩子的試卷內“發掘”可以稱贊的“成就”,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同時指出不足,不使孩子喪失信心,以激發孩子努力學習的熱情。
請家長陪孩子找到沒考好的原因
考試是檢查教與學效果的重要途徑,是對老師授課、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查和反饋。另一方面,考試也是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智力水平和心理因素總的考驗,因此,考試的成敗得失不僅僅是考試分數的高低。而是要通過考試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客觀分析學習中的得失,使接下去的學習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考試沒考好原因是很多的,是基礎知識學的不好,或因學習方法不得當,還是基本技能訓練不夠?是生活中遇到了問題,或身體不適,還是怯場?是讀題能力問題還是理解題意不完全?我們要幫助孩子一起找到“病癥所在”,才能“對癥下藥”。
父母應與孩子一起探查成績欠佳的原因、認真分析試卷。在追查原因的過程中,父母要態度和葛,使孩子敢說真話,不作搪塞性回答。一方面,父母要堅持深入地追究,直至孩子能說出真正的原因為止。另一方面,父母要謹記不要發怒,不要責備孩子。
綜上所述,家長絕不能唯分數論,在考試中找到孩子在學習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今后怎樣改進,全面客觀的分析會幫助孩子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記者 孫琪然)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