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已至,一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如約而至,這也標志著“冬病夏治”的黃金時期正式開啟。作為傳承千年的中醫智慧結晶,三伏貼憑借其獨特的療效,成為當下備受追捧的養生療法。三伏貼怎么貼,有什么功效?帶著諸多問題,記者采訪了市第二醫院治未病科主任醫師苗青。
經典:冬病夏治的養生智慧
“三伏貼的神奇之處,在于它巧妙融合了時間醫學與穴位療法的雙重優勢?!泵缜嗾f,三伏天里,人體皮膚腠理開泄,氣血趨于體表,就像打開了一扇“健康之門”。此時將特制的溫陽中藥貼敷于特定穴位,藥物能更順利地透過皮膚吸收,經由經絡直達臟腑,發揮溫陽散寒、疏通經絡、調節氣血的多重功效。這就如同在夏季為身體播下“健康種子”,到了秋冬時節,便能收獲更強的抵抗力?,F代醫學研究也為三伏貼的有效性提供了科學佐證:它通過藥物滲透和穴位刺激,可調節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環、減輕炎癥反應,從而實現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與傳統口服藥物相比,三伏貼直接作用于體表穴位,避免了肝臟首過效應,減少了全身副作用,是一種安全高效的外治法。
作為傳承千年的中醫療法,三伏貼擁有獨特優勢,深受大眾認可。
天然中藥,安全溫和:三伏貼精選道地藥材配伍,無化學添加。各醫院會根據傳統配方結合現代臨床經驗,選用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等具有溫陽散寒功效的中藥,確保藥效純粹且溫和。
穴位靶向,精準起效:由專業中醫師精準定位相關穴位貼敷,讓藥效直達病所。例如,呼吸系統疾病多取肺俞、定喘穴;婦科疾病重點貼敷關元、八髎穴;關節疼痛則強化腎俞、足三里等穴位,實現“哪里需要調,就往哪里貼”的精準效果。
內外兼治,標本兼顧:它不僅能緩解當前癥狀,更能改善體質防復發。對于冬季易發疾病,既能減輕癥狀,又能從根本上調理陽虛體質,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實現“治已病,防未病”的雙重目標。
簡便無創,適用廣泛:無需打針吃藥,無痛苦無副作用,尤其適合兒童、老人及對口服藥物不耐受的人群,讓調理身體變得輕松便捷。
廣泛:改善整體健康狀態
三伏貼適用人群廣泛,涵蓋多種疾病和體質狀態,但也有明確的禁忌人群,科學判斷是前提。
哪些人適合貼敷呢?苗青介紹,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咳嗽、哮喘、過敏性鼻炎、反復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等。通過溫補肺氣、增強呼吸道抵抗力,可顯著減少冬季發作頻率,讓呼吸更順暢。骨關節疾病患者:包括頸椎病、腰椎病、關節炎、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等。三伏貼能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有效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讓行動更自如。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像慢性胃炎、腸易激綜合征、消化不良、虛寒性腹痛腹瀉等。通過調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讓腸胃更健康。婦科疾病患者:如痛經、月經不調、宮寒不孕、慢性盆腔炎等??蓽亟浬⒑{理氣血,改善婦科問題,讓女性更舒適。兒科疾病患兒:包括反復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哮喘、消化不良、遺尿等。能幫助體質虛弱兒童增強免疫力,促進生長發育,讓孩子少生病、長得好。亞健康人群:易疲勞、免疫力低下、手腳冰涼、陽虛體質者。通過溫補陽氣,改善整體健康狀態,讓人活力滿滿。
“盡管三伏貼安全有效,但并非人人適用?!泵缜嗵嵝?,孕婦及月經期出血量較多的女性、2歲以下嬰幼兒(部分醫院建議3歲以下不宜)、皮膚過敏、濕疹、皮炎或貼敷部位皮膚破損者、熱性疾病患者(如發熱、急性感染期)、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以及陰虛火旺、陽盛體質等火熱癥患者,應避免使用或謹慎使用。
精準:正規科學貼敷功效更好
“想要科學貼敷三伏貼,選擇專業的科室至關重要。”苗青說,三伏貼需辨證施治,患者應到醫院就診咨詢,由專業中醫師評估體質和病情后再決定是否適合貼敷。切勿自行購買不明來源的三伏貼產品隨意使用,以免因藥材質量、配伍不當或穴位不準而影響療效甚至造成傷害。
以市第二醫院治未病科為例,該是集門診、體檢、健康評估和健康干預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治療預防保健科室,醫護人員不僅精通中醫理論,更對三伏貼療法有著深入研究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為每位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貼敷方案??剖疫€擁有多種先進的中醫診療設備,如電針儀、超聲波治療儀、中頻治療儀、自動凈煙灸床、多功能無煙艾灸床等,為三伏貼等中醫特色療法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硬件支持,讓治療更精準、舒適。
在健康狀態辨識及評估方面,醫護人員還可進行精準的中醫體質辨識、中醫經絡、臟腑功能評估等項目,為三伏貼貼敷提供科學依據。健康調養指導,還能讓大家在貼敷三伏貼的同時,獲得全方位的健康調養建議。
把握天時,也可功效倍增。三伏貼的療效與貼敷時間密切相關,抓住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天時”,能讓功效事半功倍。苗青說,今年7月20日入伏,初伏為7月20日-7月29日,中伏時間為7月30日-8月8日,末伏時間為8月9日-8月18日每一伏開始的前后三天進行貼敷效果最佳。在這期間貼敷,能借助自然陽氣的助力,讓藥物功效得到最大發揮。即使錯過了也不必著急,每伏的任何一天貼敷均可,以晴天的10:00-17:00為佳,也可達到一定的防病治病效果。武雅楠 李清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