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養三九,夏養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濕氣最重的時節,中醫認為“天人合一”“冬病夏治”,此時人體陽氣是最旺盛之時,也是體內陰寒之邪易解之時,是扶陽益氣、祛除陰寒的最佳時機,如果能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調理,就能養好身體,趕跑疾病,尤其是給予溫熱性藥物進行穴位貼敷,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貼的功效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寬胸降氣,健脾和胃,鼓舞陽氣,調節臟腑功能,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市中醫院針灸科中醫師曹云介紹,三伏貼療法適用于陽氣不足、肺氣虛弱、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各類人群,例如,對于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頑疾,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虛寒證,頸椎病、肩周炎等疼痛性疾病,痛經等婦科虛寒問題,反復呼吸道感染等兒科體質調理有良好效果。
曹云介紹,今年貼敷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10天效果最佳。初伏貼:7月20日—7月29日,中伏貼:7月30日—8月08日,末伏貼:8月09日—8月18日。若錯過某次貼敷,在三伏期間(7月初至8月底)補貼仍有效。“三伏貼”“三九貼”相輔相成,建議持續貼敷治療3-5年,其療效更顯著。
“三伏貼并非適用所有人群。”曹云提醒,如皮膚敏感者,孕婦(尤其孕早期/晚期)、2歲以下嬰幼兒、月經期女性,熱性疾病患者,慢性重癥患者,陰虛火旺體質人群需禁用或慎用。同時,三伏貼僅作為輔助調理手段,不能取代規范的藥物治療,由于個體化差異大,不同醫院藥物配方不同,且需辨證選穴,建議到正規醫院貼敷。記者 曹曉燕 通訊員閆旭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