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次!冬奧天氣預報實現“百米級、分鐘級”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2-02-15 10:20:49
張家口新聞網訊 2月13日,張家口賽區,原定當日10時和11時進行的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第1輪和第2輪比賽,因遭遇大雪而取消在當天進行。
陳亮 王旭海 攝
對天氣的精密監測、精準預報和精細服務,是歷屆冬奧會成功舉辦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冬奧會在國內首次實現復雜地形條件下,空間上精確到百米級、時間上精確到分鐘級的預報能力,達到了歷屆冬奧會中的最高標準。
在張家口賽區,建成44個賽事核心區氣象站、70個賽區周邊7要素氣象站、45個交通氣象站、4個航空氣象站以及康保S波段雙偏振天氣雷達、車載X波段雙偏振天氣雷達、移動氣象應急保障監測系統等。另外,還在賽事核心區及周邊區域臨時布設了40多個自動氣象站和10多部雷達。
據介紹,該系統可實現冬奧山地賽場的0至10天“百米級”網格氣象預報,0至24小時預報更新頻率做到了10分鐘一次最新預報,“百米級”網格氣象預報的預報時間間隔也可以做到10分鐘至1小時不等。
“從2008年夏奧會,3公里的網格、1小時更新的預報,到這次冬奧會達到百米級網格氣象預報,24小時預報實現10分鐘更新一次,這是一次質的飛躍。” 據有關人士介紹,這是 “百米級”業務預報技術和人工智能預報技術首次服務冬奧會氣象保障,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核心技術做到了完全自主可控。
精準的天氣預報,也離不開業務精湛的預報員。按照“一場一策” “一項一策”的服務要求,在中國氣象局的組織下,2017年以北京市和河北省氣象部門為主體,從中央氣象臺等國家級單位和內蒙古、山西、黑龍江、吉林等省區氣象部門抽調業務骨干人員,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及北京冬奧組委運行指揮部調度中心組成服務運動員、教練員及賽事組織方的預報團隊,連續5年冬季在賽區開展實地預報訓練。(河北日報記者 陳華 張家口日報記者 韓文濤)
[責任編輯:荊麗娟]相關閱讀: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