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草低見牛羊”美景可期
我市壩上地區休耕種草實現多重效益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2-02-11 10:05:41
張家口新聞網訊(記者 趙彩芬 通訊員 宋連昭)“休耕種草,不僅可以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還可帶動旅游業和康養業的發展,最終達到草原增綠、百姓增收、產業發展的效果。”日前,張家口市康保縣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吳建武告訴記者,隨著休耕種草工作的持續鞏固,優質飼草將代替糧食作物成為壩上草原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將再度重現。
近年來,我市把實施壩上地區休耕種草作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張家口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作為縱深推進“首都兩區”建設,和統籌生態建設、脫貧攻堅、“空心村”治理、地下水壓采綜合治理、綠色產業發展的有力抓手,全力構筑首都綠色生態屏障,最終達到草原增綠、產業發展、百姓增收的效果。
工作中,我市壩上各縣區突出圍繞重要道路、城鎮村莊、重要景區、重點企業周邊和生態脆弱區等“四邊一區”重點區域,實施大尺度、高水平“增綠、添彩、提質”工程,統籌規劃,準確定位,科學選擇種草模式,打造多功能、景觀化、效益型生態系統,建設高標準生態廊道。實現了土地流轉面積和休耕種草面積“雙不減”,為30.5萬人發放休耕種草補助資金2.7億元,扶農公司與59家承包企業的合作關系得到鞏固。嚴格落實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要求,休耕涉及的118萬畝基本農田均種植以燕麥、莜麥為主的糧飼作物,糧飼作物種植面積由2020年的111.48萬畝增加至2021年118.35萬畝,預測干草產量25萬噸左右,可滿足14.57萬頭奶牛、9.78萬頭肉牛或109.8萬只肉羊養殖禾本科商品牧草的需求;一般耕地種植優質飼草飼料和中草藥等,中草藥種植面積由20.42萬畝增加至32.28萬畝,自然修復面積由49.36萬畝減少到30.63萬畝,實現改善生態環境和提升經濟發展的“疊加效應”,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的同時,打造了一批度假小鎮、主題客棧等旅居康養精品景區。
我市持續鞏固休耕種草工作,不僅發展了中藥材基地,提升了草原生態功能,為壩上地區生態旅游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還通過土地流轉補助、發展產業帶動、公益崗安置等措施,實現了就業崗位不減少、農民收入不降低。
[責任編輯:荊麗娟]相關閱讀:
-
無相關信息